分享

那个曾成功预测“黑天鹅”事件的人也在践行轻断食(荐书)

 新用户6122K55q 2022-07-14 发布于浙江

上周五在京东与天猫做了一次直播,期间有网友邀请写一写推荐宝贝2(《极客趣谈II:健康常识与运动实践》)。今天兑现诺言。

 

坦白讲,塔勒布(《黑天鹅》《非对称风险》《反脆弱》等畅销书的作者)并未预测什么,他自己也一再强调这点。只是他在“911”之前大量买空,灾难后得以获取极为可观的收益,这番神操作着实令人印象深刻。他名声大噪恐怕更多缘自于此。要知道并不是每个说得出他名字的人都读过他的书。

但是,如果你真读过,就会明白他确实没有预测,他只是对“不确定性”抱有敬畏,对人人称颂的事情怀着警惕,善于发现“习以为常”中的脆弱罢了。更为重要的是,他的投资策略、甚至他的生活模式,都将应对这种不确定性作为了最大考量因素。

他认为大自然就是这样演进的。因而,人有两只眼睛、两只手、两个肾(冗余),人有贪婪之心(多吃、多占,以备荒年)。因此,他顺势而为又反其道而行,在众人贪婪时恐惧、在众人恐惧时贪婪。他像人类的原始祖先那样,饿上一段时间,又大吃一顿;拼命工作,再拼命大睡。

于是,他成为全球几个巨富之一;于是,他成功消除了三高等富贵病。


今天推荐的这本书并不是塔勒布写的,涉及领域也有点远,但书里传递出的深层次意义却与《黑天鹅》的中心思想不谋而合,即怎样让我们的身体科学地应对外在不确定性

嗯,我说的就是这本《极客趣谈II:健康常识与运动实践》。

我很喜欢书的第一章,读了开篇就知道它是我的菜。

开篇开宗明义,自然绕不开为什么写这本书的话题,但是作者的写法挺有意思。他抛出这么一段: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只占整个进化史(数以万年计)很小一部分,我们的身体远远没有适应生活模式的变化。现代生活,让我们三餐定时,可以选择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上班做“椅族”,下班做“躺族”。可我们的身体,仍然停留在祖先“吃了上顿不知下顿何时吃”“有什么吃什么”的模式中。这样的矛盾,让健康问题找上门来。

接下来的章节便相应展开了。

为了健康,我们应该怎样吃、吃什么、什么时候吃,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素(宏量、微量),有哪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监测身体、收集运动与健康方面的数据,有了这些数据该怎样分析利用,在家里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哪些运动,去健身房又可以参与哪些专业训练,运动后怎样恢复……

之所以说这本书与《黑天鹅》气质相投,是因为书中推荐的许多饮食、运动都隐隐可见对“不确定性”的考量。

作者喜欢的运动不太走寻常路,他常常练习冲刺,会去抱、滚大圆木头,对举重推崇有加,给HIIT(高强度间隙性训练)给予很高评价。

作者花大篇幅介绍了间隙性饮食。他认为某些宗教的斋戒有科学意义。书中提及多种间隙性饮食方案,有较温和、类似于宗教斋戒的(如周日不吃早餐),也有激进的(如一定周期内选一整天不进食)。塔勒布在《黑天鹅》里提到的(见下图)与之类似。
 

我自己就在实践一种较简单(难度较低)的轻断食:每天集中在10小时内进食。也就是说如果早上第一餐在800吃,那么晚上最后一餐要在1800以前吃。

这么做缘于我最近因先天性盘状半月板所做的关节镜手术。术后恢复需时较长,我在相当长时间内无法进行高强度锻炼。医生警告说:“你之前每日运动量较大(跑步、有氧操等),一下子停下来,要注意防止长胖。因为体重对膝盖的健康至关重要。”

思来想去,既然不能多动,那我就在“吃”上做文章。于是我决定开始轻断食。目前已进行一个多月,体重没有增加,也无不适之感。当然开始那几天,晚上特别想吃零食。忍了几天也就习惯了。

当然,这本书干货较多,也相对硬核。我曾用书里的知识质疑了一下某个大医学科普平台的某条“辟谣”,结果招来一大波攻击。许多人在发现新东西与自己已有认知不符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去求证,而是以攻击来进行自我维护。

但如果你是一位拥有思辨能力,喜欢接受新知识,积极追求健康生活的人,那么这本书值得你拥有。


近期无论如何都逃不开的话题便是新冠疫情。经此一疫,如果说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我想这一点应当且应该成为共识:自然界的风险(如病毒)一直存在,可它什么时候会钻空子,进而侵害我们的身体、威胁社会运转,目前来看想要预测并有效防范还是有相当大难度。虽然个体力量也许不足于与大自然抗衡,但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提升身体的“反脆弱能力”,以应对不确定性。

那么,就从读一读这本《极客趣谈II:健康常识与运动实践》开始吧。

如果您喜欢本文,还请帮助点一下“在看”。您的鼓励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