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平均气温和平均高温日数 都创了历史纪录 7月12日 热射病一股脑上了6个高位热搜 ![]() 根据《热射病急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版)》中的数据 热射病的死亡率 高达60%以上! 7月13日 记者从德州市120急救调度指挥中心获悉 自6月10日至今 德州已接中暑呼救事件129起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近两倍! 其中不少患者在入院后 被确诊为热射病 天气炎热,不容小觑! 就在前段时间 德州一位72岁老人外出时 中暑晕倒路边 被送到医院时体温已高达41℃ 经过18天的治疗后 才痊愈出院 “患者入院时病情较重,能达到如此良好的治疗效果实属不易,很多热射病重症患者无法平安脱险。”德州市立医院急诊科主任蔡玉峰说。 6月25日,72岁的张女士早上出门活动,下午5点还没回家。家人外出寻找才,在家附近的马路边发现了已经昏迷的张女士,立即将其送往医院就诊。经检查,张女士的体温高达41℃,伴随肾脏、肝脏功能受损,且凝血功能障碍,是典型的热射病症状。紧急抢救后,张女士被送往ICU病房,接受血液滤过及综合对症治疗。 蔡玉峰介绍 今年夏天该院急诊科已收治5名热射病患者 患者多为70岁以上 且有基础病的老年人 在6月10日以后的一周内 该院出现了一波中暑患者的就诊高峰 与往年相比数量更多、时间更早 且重症患者居多! ![]() 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属于重症中暑,且病死率不低,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肌肉组织、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呼吸功能、心血管功能等全身性问题,极易引发多器官衰竭。 ![]() 经典型热射病常见于年幼者、孕妇和年老体衰者,或者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通常是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还有一种劳力型热射病,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运动、劳作的人更容易中招,机体活动产热加之散热障碍,超出人体体温调节范围,最终导致严重后果。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 “高温高湿的气候和高强度体力活动,是导致热射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蔡玉峰表示,热射病的主要表现是体温高,一般核心温度都会超过40℃,同时会出现意识不清、晕厥、幻觉、甚至抽搐。 那么 如果出现热射病先兆 应该怎么办呢? 赶紧学起来! 尤其要教给家里的老人 炎炎夏日,人们要尽量减少在烈日当空时长时间待在户外,尽量选择早晚出行。 相对于青壮年,老人和小孩由于体质较弱,出现热射病的可能性更高,且和青壮年相比,他们出现热射病的环境气温也相对会更低,所以老人和小孩更要注意防暑。如果一定要在高温日出行,要做好措施,尽量行走在有阴凉的地方,且要密集补充水分,可以喝一些功能性运动饮料补充水分。 如果在高温环境中感觉头晕、恶心、心慌、乏力、脉搏跳动过快等,这很有可能是中暑的先兆。此时,不要犹豫,一定要立刻转换环境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补充水分。 如果身边有人出现了更严重的中暑症状,市民应尽快拨打“120”请求帮助,迅速帮助患者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如果可能,将患者移到有冷气设备的地方。让其平躺,解开衣服扣子,用冷毛巾捂住患者额头,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用冷水擦拭全身,但要注意适度以免造成患者感冒。患者清醒后,可为其适当补充含盐分或小苏打的饮品。 天气越来越热 一定要警惕热射病 特别是老人和小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