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园民谣,诉说一些光阴的故事

 庙论阅读 2022-07-14 发布于四川

在我成长的那些年月,正是港台流行音乐盛行的时候,而我对音乐几无认知任各种流行充斥耳际可后来,我慢慢偏爱一些民谣,或者说是校园民谣。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我不知道该如何对校园民谣进行定义,网上说“校园民谣就是广受学生喜爱,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创作。”我感觉过于泛泛了,但就像我偏爱校园民谣一样,也不知道该如何归纳它,就只有以我认为的歌为校园民谣。

我听的校园民谣里,罗大佑的歌当然首当其冲。

我刚工作没两年,有一次遇到一个事务所到公司来做上市审计。其中有一个小伙子,那时他大概也就与我同龄,像是在事务所实习的大学生。我已经忘了他的名字,只记得他烟瘾很大,审计中途要离开办公会很多次出去抽烟。

工作间隙随意聊天,像是颇谈得来。他就送了我一张CD,是罗大佑的《光阴的故事》专辑。我记忆中这张CD是我拥有的唯一一张正版CD。那时,好像朴树才刚刚火,而许巍还没火。

虽然像罗大佑的《童年》里的歌词里说的“诸葛四郎和魔鬼党,到底谁抢到那支宝剑”,对于在农村长大、资讯非常不发达的我们,孩童时唱这歌,并不知道他们是哪本书里的人物,只明白“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与我们的童年一样。然而这种浓重的校园气息是让人熟悉而神往的。

老狼的歌则抓住了校园里学子们青春萌动的情感。《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里说,“你刻在墙上的字依然清晰,从那时候起,就没有人能擦去”。前两年,我们一帮同学在待拆的学校宿舍围墙外,真的看到室友在阳台外墙写的字,足足有二十多年,真的没有人能擦去!而《同桌的你》,想起有个同学告诉我,他与同桌通信,同桌在最后一封信里说,“等待一个你说清醒时才能打给我的电话。”同学说:“但我没勇气打这个电话,只能把这封信丢在风里。”

还在怀念,那一片白衣飘飘的年代”(叶蓓),也许也只属于校园,已不属于如今的我们

我记得走出校园后,我听到了一首《七月》,引发了我的后学生时代的感伤。也许歌里那种感伤的味道,与校园里的味道一样。“七月的无奈,我们尽量不去想,你说你的山,我说我的水乡。

在我理解的校园民谣的领域里,新世纪开始,就是朴树、水木年华和许巍的世界。许巍也许还要晚一点。

朴树唱歌总是站着不动。《白桦林》带着俄罗斯风情,我搜了一下,还真是:《白桦林》是前苏联的一首民歌,源自乌克兰,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其灵感是来源于苏联二战时期的一个士兵的故事。现在听这歌,会不会有新的感受?《那些花儿》似乎也如《白桦林》般的在诉说一个悲伤的故事。

水木年华是清华大学的学生组合,这本身就是一个话题。他们的《一生有你》,我感觉真不愧清华出品,一句“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抒发的情感里带着浓浓的哲学意味。

新世纪头个十年的中叶,我曾在西安呆过几年,我道听途说的给来西安的朋友介绍,指着钟鼓楼间的一条下沉巷道说:“许巍当年就在这里街头卖艺的。”我觉得许巍的歌是历经生活洗礼的,就像他在《曾经的你》里唱“经历了人生百态世间的冷暖,这笑容温暖纯真”。他也总在人生的失意中憧憬美好,《蓝莲花》中他唱道:“穿过幽暗的岁月,也曾感到彷徨,当你低头的瞬间,才发觉脚下的路,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远,盛开着永不凋零,蓝莲花。”所以,我觉得许巍最真实。

我还想起一首《玻璃杯》和一首《心愿》,清澈纯净的感觉。当年QQ空间刚出来的时候,我把其中一首(哪一首忘了)挂在首页,只要别人打开我的空间,就能听到这首歌。记得早已逝去的星辰大哥对这歌极尽赞美,他也感受到了这纯美,一如我们共同向往的精神层面。

前阵听罗大佑的线上演唱会,就想写一写有关校园民谣的记忆,总写不成。昨天读库老六在南通的读库库房,当着300万本书,组了个读库音乐会的局,直播出来,有老狼和叶蓓,听到了好些久违的歌(文中插图)。其中,老狼唱了一首《米店》,说是罗永浩认为的最好的校园民谣(他把这首歌做成了锤子手机的默认铃音)。大概令罗永浩产生强烈共鸣的是里面的一句歌词:“一手拿着苹果,一手拿着命运”。

也许,校园民谣就是,讲好一个值得回忆的往事。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就在这多愁善感而初次流泪的青春。”这是罗大佑的《光阴的故事》里的歌词,而我们的青春里也应有歌。或者说,因为听歌, 我们就此回忆起了那些消逝的青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