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9岁男子因热射病离世,祸根找到了!医生:2个错误,应引以为戒

 ldtsg1957 2022-07-14 发布于四川

根据天气预报,近期我国南方地区通红一大片,局部地区气温可达40°C以上,完全进入烧烤模式!

高温酷暑,热浪滚滚,此时大家都感谢空调,因为命真的是空调给的!但现实很残酷,很多人还是得室外工作,为了生活,不得不承受上蒸下煮的煎熬,特别是持续高温作业,真的是冒着生命的危险。

39岁男子饮酒后高温作业,因热射病去世

上周末下午3点,深圳市某医院急诊科,前几天接诊了一位39岁的热射病患者朱先生。

朱先生是快递员,吃完饭,本该是休息时间,但他为了争取更多工作量,顶着烈日出门送快递。一小时左右,他回来办公室时,突发意识丧失,工友发现后紧急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入市某医院进行抢救。据工友说,患者中午曾饮酒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入院时测体温>42℃,考虑诊断热射病。予冰帽降温、脑保护等综合治疗,仍然病情危重,出现血压下降,80/30mmHg,予气管插管,给予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药物,血压仍未恢复。予快速补液,间羟胺升压,血压稍上升。晚上6点15,患者血压突然下降到35/26mmHg,立即予心肺复苏,静推肾上腺素抢救,但血压仍测不出,家属放弃抢救。

急诊医生说,每天到了夏季,只要气温高到一定程度,中暑病人几乎指数级地增加,而热射病也时有发生。热射病大多是户外工作或室外活动的人,男女老少都有发生,不一定是体质差的。比如有外卖小哥,连续工作8小时,没有空调,耳温42度。38岁保洁员,户外作业,2小时后晕倒,体温40度。对于朱先生不幸离世,医生说有2个错误,应引以为戒。

什么是热射病?

说起中暑我们都非常熟悉,但说起热射病,大部分人都觉得很陌生,其实热射病可以理解为中暑的一种严重状态。一旦“中暑”变成了“热射病”,就可能有生命危险,可以说,“热死人”真的不是玩笑话!因为根据《热射病急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版)》,热射病是由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严重致命性疾病,具有很高的病死率!最高甚至可达到70%甚至80%!

热射病的发病机理和“热”有关:正常情况下,人体内部器官需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工作,这个温度被称为“核心温度”,范围大致在36.5-37.5℃,比体温略高,如果人处于持续高温环境下,人体的核心温度迅速升高,会导致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

医生:朱先生热射病去世的祸根找到了

1)错误之一:高温环境下持续工作

午饭后,可以说是一天温度最高的时间段,朱先生在这个时间段去送快递,会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等症状。因为这些症状是中暑的先兆,如果这时候去阴凉地方休息、多喝水,适当补充盐分,很快就能恢复。

很遗憾,根据朱先生工友的说法,他没有中间休息,持续送快递一个小时才回来,这时,朱先生已经处于脱水,很快就休克了。热射病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体温持续升高,可达40℃以上;病人会感到乏力、头晕,甚至出现意识不清、谵妄、昏迷!

2)错误之二:高血压还喝酒

热射病好发于3类人,一类是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下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者,比如夏季训练的士兵和运动员等;另一类是年老体弱、或者本身就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第三类是婴幼儿,因为他们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

研究表明:某些药物可能会增加热射病的得病几率,包括抗组胺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安非他命、可卡因、甲状腺素、β受体阻滞剂、利尿药等等。另外,酒精也会增加热射病发生的可能性!

朱先生本身有高血压,加上午饭时饮酒,这无疑也是他热射病的发病祸根!

结语

朱先生的去世令人遗憾,39岁正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对于他的家庭,这是一个莫大的悲剧!他的去世为我们敲响了热射病防治的警钟,对于医务人员,一定要避免热射病的误诊漏诊、避免对其严重程度估计不足,作为普通人,预防热射病,一定记住避免持续高温日晒,穿着宽松衣物,多补充水分和盐分,同时注意远离酒精、上述药物等危险因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