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老的星系中发现了水,这让天文学家很惊奇,是怎么回事呢?

 天文在线 2023-04-08 发布于云南

天文学家在最古老的星系中发现了水

在今天,洞察曾经的年轻宇宙

艺术家的构思展示了在这对SPT0311-58星系中看到的尘埃连续体、一氧化碳、水的分子线。

(图片来源:ALMA (ESO/NAOJ/NRAO)/S。Dagnello (NRAO))

天文学家在这颗古老星系中检测到了水的踪迹,第一次证明了“水”——这个赋予生命的元素在最早恒星的形成中起了作用。

这颗叫做SPT0311-58的星系距离地球约128。8亿光年,这意味着我们通过天文望远镜看到的是它在大爆炸之后10亿年的样子。

天文学家估计这颗星系只有7。8亿年历史,这个岁数的星系会比其他成熟的星系更快地形成恒星。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个宇宙中最遥远(也最古老)的水的发现,来自于阿塔卡马大毫米/亚毫米阵列(ALMA)。这是一个由66个无线电天线组成的高能量射电望远镜,座落在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

除了水,ALMA还在这个星系中发现了一氧化碳。

“通过对星系中收集到的分子气体进行高分辨率的ALMA观察,我们在SPT0311-58的两个星系中发现了水和一氧化碳分子。“来自伊利诺伊大学天文学家,也是这项研究的主要研究者塞尔维亚加鲁古拉在声明中说到。特别是氧和碳,是形成一氧化碳和水的第一代元素,同时也是对我们已知的生命必不可少的。

SPT0311-58星系于2017年被ALMA发现,是已知的这一远古时期的质量最大的星系。实际上,它似乎是由两个正在融合的星系组成。科学家们在报告中说,和离我们更近的成熟星系相比较,它含有更多的气体和尘埃。

加鲁古拉补充道:“SPT0311-58星系给了我们大量潜在机会来观察这些丰富的分子,并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创造生命的元素是怎样影响早期的宇宙的。”

在最遥远的星系之一发现了(蓝色的)水的踪迹,证明了这种创造生命的元素在宇宙进化的最早阶段就已经存在。

(图片来源:ALMA (ESO/NAOJ/NRAO)/S。Dagnello (NRAO))

天文学家并不确定这样大量的气体和星尘是怎样在年轻的宇宙中聚集了起来,如何形成了最早期的恒星与星系。但加鲁古拉说,他们得知了这些年轻星系中恒星的形成速度是银河系中的一千倍。

(图片来源:网络)

他说:“研究这些早期星系中气体和尘埃的含量可以告诉我们他们的性质,比如说有多少恒星正在形成,气体转化成恒星的速度是多少,星系之间以及星系与星际介质之间是怎样相互作用的,等等。”

(图片来源:网络)

水是宇宙中第三常见的分子,仅次于氢和一氧化碳。部分研究认为水可以当作星系形成的一个信号。

“这项令人激动的发现展示了ALMA的威力,也为早期宇宙的观察增加了样本。”天文学家,同时也是国家科学基金会ALMA项目主任的乔佩斯说道,“这些对地球生命如此重要的分子正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在合成,对他们的观测让我们洞察到一个与现在截然不同的宇宙的基本形成过程。”

相关知识

星系是由恒星、恒星遗骸、星际气体、尘埃和暗物质等组成,并受到引力绑定的系统。Galaxy 这个词源于希腊 galaxias,字面的意思是“银河”。星系的大小从只有几亿颗恒星的矮星系到拥有上兆颗恒星的巨大星系,都绕着其质量中心运行。银河系是包括地球在内的太阳系所在的星系。银河系以外的星系被合称为河外星系。

宇宙是所有时间、空间与其包含的内容物所构成的统一体;它包含了行星、恒星、星系、星系际空间、次原子粒子以及所有的物质与能量,宇指空间,宙指时间。目前人类可观测到的宇宙,其距离大约为93 × 10⁹光年,最大为27,160百万秒差距;而整个宇宙的大小可能为无限大,但未有定论。

BY: Tereza Pultarova

FY: 正要离开全心村的全收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在作品发布后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选文:天文志愿文章组-

翻译:天文志愿文章组-正要离开全心村的全收

审核:天文志愿文章组-

终审:天文志愿文章组-零度星系

排版:天文志愿文章组-零度星系

美观:天文志愿文章组-

参考资料

1.WJ百科全书

2.天文学名词

3.原文来自:https://www./water-detected-in--distant-galaxy

本文由天文志愿文章组-正要离开全心村的全收翻译自文章作者Tereza Pultarova的作品,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在作品发布后联系作者删除.

注意:所有信息数据庞大,难免出现错误,还请各位读者海涵以及欢迎斧正.

结束,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全文排版:天文在线(零度星系)

转载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浩瀚宇宙无限宽广 穹苍之美尽收眼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