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洋:<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size: 14px; font-weight: 400;">生于吉林长春,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画学院研究部主任。美术史博士</span&...

 王守山学堂 2022-07-15 发布于山东

、艺术学博士后。兼任北京青年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审专家,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美术书法摄影艺委会秘书长,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特聘博士生导师、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2007年博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曾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

在《美术研究》《文艺研究》《美术》《美术观察》《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专业学术期刊和国家级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合计200余万字,学术论文收录CSSCI期刊50余篇。出版专著有《新中国主题性人物画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20年)、《凝望之境:中国现代美术品读与省思》(中国文联出版社2020年)、《萧俊贤》(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沉雄气骨铸艺魂:潘天寿人格艺境品读》(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合著有《中国美术六十年》(六卷本,人民出版社2009年),任中国画卷副主编;《万山红遍:中国美术六十年访谈录》(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三编学术主持;《北京红色文艺》(北京出版社2019年10月)第五章“北京红色美术”作者;《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作者之一;马工程建设重点教材《中国美术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8月)作者之一。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文化部艺术司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理论研究项目等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教育部专项重大课题子课题负责人。2014年获评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高校青年教师奖,2017年获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年度优秀论文奖“啄木鸟杯”、“历史与现状”首届青年艺术理论成果评选优秀论文奖,2019年入选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5年合著《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一等奖,2020年论文《唯拓展方能超越——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内涵范畴与未来机遇》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三等奖。

近年来研究领域集中于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论、主题性美术研究、中国画学研究,兼及当代美术批评与展览策划。曾在中国美术馆、国子监艺术馆、太庙艺术馆、中华世纪坛、798艺术区、宋庄艺术区、今日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山东美术馆、天津美术馆、上海青渚美术馆、江苏现代美术馆、苏州金鸡湖美术馆等机构策划主持近百场重要艺术展览。曾受邀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2017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学术主持、2016、2018年、2020年“北京青年美术双年展”总策展人、国家艺术基金“中国艺术新视界2018”系列巡展总策展人,受邀在各地50余所高校与艺术机构进行了学术讲座与专题演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