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美援朝最大骗局,美军被志愿军欺骗41年才发现,他们就是个笑话

 小天使_ag 2022-07-15 发布于湖南

美国的情报部门,一直吹嘘自己很厉害,好像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他们的眼睛,事实并非如此。

1994年,美国情报部门整理朝鲜战争机密信息时,意外地发现,美军居然被我们的志愿军欺骗了41年,他们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不少人因此将这个事情称为“抗美援朝最大骗局”,这是怎么回事呢?故事要从一开始的支援朝鲜说起。

当时,中国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不适合参加大规模战争,但是我们依旧决定支援朝鲜。

没办法,那时候情况实在是太紧急了,如果任由美国横推朝鲜半岛的话,我国的东北地区也会受到极大冲击。真要是让美国得逞了,我们很有可能会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

因此,我国决定提前出兵,帮助朝鲜抗击美军,尽可能维护世界和平。美军当时很强大,完全没有把我们的志愿军放在眼里,结果打起来之后,美军才发现,志愿军的战斗力,远比他们想象得更强。

只会用猛烈炮火压制别人的美军,在精通战略战术的志愿军面前,就像是一个拿着大刀的少年,虽然看起来很有威胁,但是只要找准时机,就能逆转战局赢得胜利。


接连失败的美军很不甘心,为改变局势,美军决定进行二次仁川登陆,如果美国如愿实施计划,后果不堪设想,但是这场悲剧没有发生。

1952年7月,驻扎在朝鲜东海岸的志愿军战士,收到了一份机密信息:24小时内,附近的高空会出现一架美军战机。

我军对此非常重视,迅速派人抵达飞机可能降落的位置,战士们静静地等待了一整天,就在大家快要熬不住的时候,空中突然传来了一阵轰鸣声,仔细一看,敌军的飞机来了。

这架飞机在空中盘旋了一阵,很快就离开了,但是我们的战士敏锐地发现,空中多了一个小黑点,似乎是一个人。这个人晃晃悠悠降落后,还没有弄明白周边的情况,就被我军抓捕了。

从飞机上跳下来的人,是一名美军培养的特务,其主要任务是联系一些恶势力对志愿军发动袭击。


这个特务空降之前,志愿军就已经提前铲除了恶势力,所以这名特务的任务注定是要失败的。

我军抓捕这名特务之后,在他身上发现了一只信鸽,这是他跟美国情报组织联系的重要工具。

弄明白信鸽的使用方法后,志愿军用这个信鸽给美军发了一份错误情报。美军信以为真,又派来了一些特务,准备时刻监视志愿军的一举一动。

志愿军早有准备,这些人刚空降过来就被抓住了。志愿军利用这些人,再次向美军情报部门传递错误信息。

美军误以为他们已经掌握了志愿军的所有情报,采取了一些军事行动,想要尽快赢得胜利。

我军早就知道了美军的意图,并且提前准备好了应对方案,很容易就把美军击溃了。


接连不断的失败,给美军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也为抗美援朝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美国一直想不明白,他们当年为何会败得那么凄惨,直到40多年以后才发现,他们曾经得到的许多情报,都是志愿军故意给他们提供的假信息。自始至终,他们都在我军的掌握中,惨败是一个特别正常的结果。

这是美国情报界的耻辱,抗美援朝时期,美军向志愿军后方投放了间谍,却不知间谍一落地,就被志愿军抓了起来。

1994年,美国中情局解密了朝鲜战争时美国获取的一些情报,这些情报上记载着志愿军战场兵力部署的一些数据。

根据对比,这些情报信息和当年我国反间组提供的信息一致。

这就代表着,这些情报数据,很可能经过了志愿军的手,或许说这是志愿军专门给美军做的局!


网络图片与图文无关

美军间谍传递的情报是什么?为何美军就没有丝毫怀疑呢?

今天就让富贵带你了解,让美军称其为朝鲜战争最强骗局的情报事件!

1952年7月26日深夜,在志愿军第9兵团驻扎的万年德山防区内,听到了飞机的轰鸣。

身处战场,志愿军时刻保持着警惕,在飞机接近第9兵团防区上空时,立马就引起了志愿军的注意。

9兵团保卫部部长丁公量,立即带上手下去追那架飞机,只见那架飞机停都不停直接扔下来一个东西。


丁公量

志愿军们还以为是什么生化武器,一时半会没敢接近,但没想到那东西倒开始在山上走动起来,正好撞上埋伏的志愿军。

我军这才发现,原来这架敌机扔下来的是一个人,准确说,是来自南韩的间谍!

朝鲜战争抗战三年,志愿军的胜利,还有情报人员们的努力。

在战争中,情报是极其重要的,有了敌方情报,我们可以提前部署埋伏,或者在得知敌军兵力武装的前提下,选择如何应战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1952年的夏秋交接时分,志愿军基本稳重了战场局势,美军打又打不过,只能叫嚣着要给志愿军一点颜色看看。

志愿军严阵以待,毕竟美军的空军、海军比志愿军先进许多,而且朝鲜半岛作为一个狭长的岛屿,东边是日本海,西边是黄海,不管怎么看,对美军的海空军事都十分有利。

此时美军航母还一直停泊在海上,源源不断地朝鲜战场上输送兵力,志愿军只能日夜不停地修筑防御工事,时刻准备得着对联合国军的反登陆。

这个时候突然出现联合国的间谍,显然,美国这是打不过,要玩阴的了。


朝鲜战争

南韩间谍刚跟志愿军一个照面,吓得直接全招了!

原来他是联合国军派来探路的前锋,是朝鲜人,名叫“朴北时”。

朴北时作为先遣队,是作为引子先来试探一下志愿军的侦察能力。

顺便奉命找一个叫“张疯子”的人,为之后的“高级情报组”安排潜伏地点。

我军保卫部听到美军的计划,就知道美军注定完成不了这项计划,因为张疯子早就被志愿军击毙了。

想到这里,丁公量立马就吩咐下去:“封锁张疯子死亡的消息,我们要抓住战机,诱敌入网。”

作为接头人的张疯子已经死了,志愿军打算如何瞒天过海,伪装张疯子还活着的假象,向美军传送情报?

志愿军“接机”美军高级情报人员

这是朝鲜战场最倒霉的一支美军情报组,刚落下飞机就被志愿军“亲切招待”了。

虽然与美军情报组接头的张疯子死了,但计划仍在进行。

兵团保卫部从“朴北时”口中得知,他与美军的联络手段,就是他随身带着的信鸽

美军嘱咐朴北时,如果他被志愿军抓住了,就将鸽子弄死,如果他找到张疯子安全与其接头,就把信鸽放回去,向南朝鲜军队报告平安。

9月25日,志愿军政治部协保安部向23、24军发来密电:“近日将会有3名高级敌特,被空投到东海岸腹地,请各部门主义,务必活捉”

消息发出之后,各部门全都严阵以待,随时观察着海边、空中的动静。

两天后的午夜,23军驻地鹰嘴山上的对空格岗哨,突然发现敌军飞机的动静,发现敌机在鹰嘴山上空投下7只降落伞,立即通知军队前往情报降落地点搜寻。


网络图片与图文无关

志愿军出动部队将整座山围了起来,对其进行了地毯式搜寻,很快就找到了第一个特务“孙宪”

孙宪刚落地还没来得及寻找物资,就被志愿军给抓了个正着,吓得他连忙举起手大喊:“我是来投降的!”

随后孙宪利用自己,将其他两个敌特给引诱了出来,我军还找到了敌军飞机投放的4筒物资。

除了孙宪,其他两人分别是敌特队长权某裴某

这三人被捕后,第9兵团保卫部队长刘毅民及时赶来,将这三人押送回兵团部接受审问。

经过搜身检查,我军发现这3人小组各自配备了1把考尔德手枪和1把卡宾手枪。

至于被空投的物资内容就更丰富了,4个空投箱中,有双套通讯设备,计RT-3收发报机1台、常规军用型收发报机1台;手摇发电机1台。

除此外还有1:10000的军用彩色地图2套,军用指北针、望远镜、手提探照灯、大米、伪币以及一些其他生活用品。

孙宪身上还藏有4本电报密码本,以及一张通讯联络表。

因为孙宪是在被抓捕时主动投诚的,所以他的待遇是有所优待的。

志愿军们对孙宪并没有实行武力强迫,而是对他进行教育,劝他改过自新,孙宪颇为感动,于是将自己知道的说了出来。

原来这个孙宪原本就不是什么敌特,他本来是一名普通中学教师,跟随父母在中国烟台居住,因为懂汉语、日语、英语,才被人骗去了南朝鲜地区,后来送到了美军专门间谍的职业学院”。

孙宪是为了少受点罪,才假装接受美军洗脑,要为美军的“反共大业”做贡献。


朝鲜战争

在他们出发前,美军远东军情报局的一个美军上校,亲自给他们下达了任务:要求他们空降江原道和黄海道交界处的云霞区潜伏待命,发展“细胞网”,就是情报网,随后策应美军登陆。

但是志愿军有一个疑惑,既然他们本来要在云霞区降落,那他们怎么会出现在鹰嘴山?

组建“逆用组”,诈取美军信息

这是朝鲜战场上美军情报组最大的一次失误!

美军敌特被志愿军劝降,组成了一支“逆用组”,专门给美军传递假情报,志愿军利用心理战将其耍得团团转!

根据孙宪三人的说法,原来负责将他们送入中朝的飞机驾驶员,因为畏惧志愿军的防空炮,刚接近鹰嘴山,就将他们给踢下飞机了!

其实从美军这番复杂的操作中可以看出,孙宪等人是十分重要的“内线情报组”,不然美军也不会大费周章,派遣先遣 队和潜伏特务对他们进行双重保护。

由此可以看出,美军有很大可能会在东海岸发动登陆战略,这个消息对于志愿军来说十分重要。

三个敌特全在手中,加上孙宪表示愿意全力配合,我军打算给孙宪一个立功的机会,选出3名同志和孙宪一起组建一支“逆用敌台工作组”。

首先,就是利用美军投放的电台,对敌军发送了一条“全员安全登陆的消息。

为了确保真实性,他们对敌军表示,权某落地时摔伤了,电台设备也摔坏了一台,还向敌军索要了一台电台。

随后,我军就利用这次的机会,以电台为载体,用电文向敌军发起了进攻。

每一次发送的内容,都是经过我军保卫部和“逆用组”反复推敲才决定的,他们不仅用词缜密,还在情报中混一些真真假假的消息,以防美军对这支间谍队失去信任。

实际上,美军并未太相信这支南韩情报组,一直采用“考验式”回应,在“逆用组”三番五次要求美军空投电台时,美军不断改变时间和地点,来测试有无敌军埋伏。

为了之后更大的利益,不管敌军怎么说,我军就怎么做,几度辗转总算是通过了敌军的考验,还从敌军手中获得了几个台大电机和手摇发电机。


手摇发电机

1952年,美军“上甘岭”失败后,策划要在沿海再次登陆,美军发来情报,要求南韩情报组到“海浪里侦查15军守备情况”。

时隔几天,孙宪回电:“裴已返,15军主力过境北上,海浪里只剩一个排!”

因为这个消息,敌军又失去了消息,不过“逆用组”迎难而上,借着敌军不给他们派粮的事情,表示自己要去进行潜伏任务,同时屏蔽了敌军的回复。

敌军猜测,这支南韩小组可能“闹脾气”了,也多少打消了敌军的一些猜忌。

但在一个月后,“逆用组”再次联系敌军,表示共军在沿海部署了强大的军事防御:中、朝兵力达到113万,储存食物可支撑他们八个月之久!

末尾,“逆用组”为了表达自己的立场,还特地表达希望美军早日攻打过来的盼望。

他们传递出去的信息不是全假,也不全真,召集军队修建防御构筑是真的,但兵力和后勤储备却没有情报中写的那么多。

但他们向美军传递着一个重要消息,就是中、朝反登陆队伍的强大,以及中、朝抗战的可持久性!

敌军原本不相信“逆用组”的情报,但他们本部的侦察人员,也发现了志愿军的大动静。

按照“南韩情报组”给出的军力部署信息,志愿军这么多兵力,联合国军不一定能成功登陆,反而会损失惨重。

1953年4月,美军打算放弃登陆行动,对中朝、鲜提出了谈和。

7月27日,朝鲜战役签订停战协议,这件事也被所有人烂在肚子里。


朝鲜战争停战协议

直到1994年,美国解密了许多尘封起来的档案,其中一份记载着关于美国情报局局长,给当时美国总统的密件,里面记载的是志愿军“逆用组”传给美军的假情报。

正是这封让人惊诧的军事部署信息,吓退了美军企图登岸的妄想,为结束抗美援朝战争,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逆用组”用行动给我国情报工作留下了丰富的经验,也让得知这一切真相的美军悔恨莫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