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7-22【外国音乐家(二)】纪念邮票
2022-07-15 | 阅:  转:  |  分享 
  
2017-22【外国音乐家(二)】纪念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局2017年09月09日发行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中的一个辉煌时代。其
中的代表人物有浪漫乐派前期的舒伯特、盛期的肖邦、李斯特以及晚期的马勒这四位音乐巨匠。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史称“歌曲之王”,波兰音乐家
肖邦被誉为“钢琴诗人”,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首创“交响诗”音乐体裁,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马勒被称为“交响乐大师”,四位大师的
音乐名作,充满了人文精神、人性情感和人生哲理,并以音乐上的多元化体裁,为人类奉献出诸多流传至今的经典佳作。2017年09月09日,
为纪念世界著名的音乐大师,中国邮政发行了2017-22【外国音乐家(二)】纪念邮票一套4枚。版式一为1版4张。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
【舒伯特】【肖邦】【李斯特】【马勒】【舒伯特】画面主图为舒伯特肖像和签名手迹,背景为舒伯特创作的曲谱手稿。弗朗茨·舒伯特(1797
-1828),奥地利籍(日耳曼人),作曲家。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1797年1月31
日出生在维也纳贫困的小学校长家庭。他从小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十一岁被帝国小教堂唱诗班录取,并住进神学院,成为该校乐队小提琴手,同时还
担任指挥,这使他有机会接触维也纳古典乐派一些著名作曲家的名作,他1813年为该乐队创作了《第一交响曲》。1813年因变声离开神学院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到父亲所在的学校里担任助理教师,同时继续创作。1814年10月19日为歌德的诗《纺车旁的格丽卿》谱曲,舒伯特的
这第一部歌曲杰作,打开了他创作灵感的闸门。仅1815年一年,就写了144首歌曲,其中10月的一天就写了8首歌曲。除歌曲外,他还创作
了1部交响曲,2部弥撒曲和其它作品。1816年,他辞去教师的职务,专心从事作曲。由于没有固定收入,生活比较贫困,在他的一些作品里也
常常反映出苦闷和压抑的情绪,尽管这样,他还是满怀热情地创作了大量的歌颂民族解放斗争的优秀作品。长期的困苦生活,使舒伯特身心受到极大
的摧残,1828年11月19日,年仅31岁的舒伯特在维也纳溘然长逝,他被安葬在他生前一直相当崇拜却只见过几次面的贝多芬的墓旁。舒伯
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1000多件作品,其中有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
,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它作品。被史称“歌曲之王”。【肖邦】画面主图为肖邦肖像和签名手迹,背景为肖邦创作的曲
谱手稿。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1810年3月1
日生于波兰首都华沙近郊热亚佐瓦沃拉,同年举家搬迁至华沙。1816年跟随著名的钢琴教师Wojciech先生学习钢琴。1817年创作出
第一首作品B大调和g小调波兰舞曲。1818年第一次登台在Radziwi家庭宫殿中举行的慈善音乐会上,演奏了阿达尔伯特·吉罗维的作品
,从此跻身波兰贵族的沙龙。1822年师从音乐教育家、作曲家约瑟夫·艾尔斯内尔,一年后公开演奏了德国作曲家费迪南德·里斯的作品。18
26年中学毕业后,在华沙音乐学院继续跟随约瑟夫·艾尔斯内尔学习钢琴演奏和作曲。1829年后,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举行
多场音乐会。1830年,因波兰起义,离开故乡波兰移居到法国巴黎,开始以演奏、教学、作曲为生。1848年在巴黎举办他的最后一次音乐会
,并受邀访问英格兰和苏格兰。1849年10月17日因肺结核于巴黎的家中去世。肖邦一生创作了大约200部作品,主要作品有:钢琴协奏曲
2首、钢琴三重奏、钢琴奏鸣曲3首、叙事曲4首、谐谑曲4首、练习曲27首、波罗乃兹舞曲16首、圆舞曲17首、夜曲21首、即兴曲4首、
埃科塞兹舞曲3首、歌曲17首;此外还有波莱罗舞曲、船歌、摇篮曲、幻想曲、回旋曲、变奏曲等,共21卷。肖邦多以钢琴曲为主,体裁多样、
内容丰富、感情朴实、手法简练、题材紧扣波兰人民的生活、历史和爱国诗歌,曲调热情奔放、和声丰富多彩、结构灵活自如。钢琴演奏技巧精湛、
手法细腻、音响华丽、富裕激情、出神入化,他的钢琴踏板用法独特。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
要的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李斯特】画面主图为李斯特肖像和签名手
迹,背景为李斯特创作的曲谱手稿。弗朗茨·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
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1811年10月22日出生于匈牙利雷汀。幼年即为神童,9岁时举行第一场钢琴独奏会。1821年去维也纳
,随萨列里与车尔尼学习。1823年在巴黎、1824年在伦敦演出(受到英王乔治四世接见)。1823-1835年住在巴黎,与柏辽兹和肖
邦以及文学界、绘画界名流交往。他享有风格趣味华丽非凡的钢琴炫技大师的声名,盛极一时。1833年起与玛丽·达古伯爵夫人同居,生子女三
人,女儿科西玛先嫁比洛,后嫁瓦格纳(德国作曲家,著名的古典音乐大师)。1840-1847年在欧洲、俄国等地巡回演出,与卡洛琳·赛因
·维特根斯坦公主同居。1848-1859年任魏玛宫廷乐长,在此十年中指挥演出大量作品,特别是柏辽兹和瓦格纳的作品,使魏玛一跃而为显
赫的音乐中心。1850年指挥《罗恩格林》的首演。这十年也是李斯特自己的创作丰收的年代:作有《浮士德》和《但丁》2首交响曲、12首交
响诗和其他许多作品。1860年起住在罗马艾斯特庄园,1865年接受低品神职而成为李斯特神父,这一时期创作许多宗教音乐,包括《圣伊丽
莎白轶事》和《基督》。1869年起往返于罗马、魏玛和布达佩斯三地之间,其风流韵事仍为全欧洲的话柄。最后5年致力于教学工作,门生中有
西洛蒂、拉蒙德和魏因加特纳等人;同时,创作进入重要的新阶段,每首作品的和声都有重要创新,如《愁云》和《死神恰尔达什》,预示了德彪西
的“印象主义”。1886年75岁生日巡回演出,重访巴黎和伦敦,同年在德国拜罗伊特因肺炎发作,在女婿瓦格纳家中去世。李斯特将钢琴的技
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他也因在钢琴及以上的巨大贡献
而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马勒】画面主图为马勒肖像和签名手迹,背景为马勒创作的曲谱手稿。古斯塔夫·马勒(1860-1911年)
,杰出的奥地利作曲家及指挥家。1860年7月7日出生于奥地利帝国波希米亚的卡里什特(今属捷克)的一个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家庭,六岁参加
钢琴比赛,八岁已能为别的孩子教课,十五岁进维也纳音乐院学习,后改学作曲及指挥。1875年获准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就读,向茱里奥斯·艾
柏士坦学习钢琴,随后又到维也纳大学修读布鲁克纳讲授的课程。他第一次尝试作曲,是为了参加一场歌剧比赛而写下悲叹之歌(后来马勒把这部作
品改为合唱曲)。不过他并未成功,于是把注意力转向指挥。1880年他在巴德哈尔市夏季剧院获得第一份指挥工作,以后他陆续担任多家大型歌
剧院指挥——1881年在莱巴赫城市剧院,1882年在奥洛穆茨,1883年在德国卡塞尔皇家宫廷歌剧院,1885年在布拉格的日耳曼歌剧
院,1886年在莱比锡城市歌剧院,1888年成为匈牙利布达佩斯皇家歌剧院院长,1891年则在汉堡歌剧院任院长,任职六年,1897年
在维也纳歌剧院任院长及首席指挥。于汉堡歌剧院任职期间,他在史坦因巴赫度过夏天并专心于作曲,这段时间里马勒完成了第一号交响曲和“少年
魔法号角”。1897年为了保住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艺术总监这个极具声望的位置,原是犹太教徒的马勒改信天主教,自此十年他都留在维也纳,以
其近乎苛求的完美主义著称。一年之中他花费九个月管理歌剧院,剩下三个月主要待在麦亚尼希作曲;他有一栋小房子位于沃特湖畔,在此创作了第
二号至第八号交响曲。1902年与爱尔玛·辛德勒结婚,育有两个女儿,同年被诊断出患有心脏病,还失去了维也纳歌剧院的职务——马勒试着在
维也纳表演他并未被广泛接受的作品,却受到多数反犹太的媒体攻讦抨击。纵然第四号交响曲曾获得些许好评,一直到1910年第八交响曲首演,
马勒才真正在音乐上得到肯定,之后的作品皆未在他生前公开演出。马勒一直承受着越发严厉的反犹太攻击,直到1907年几乎已是忍无可忍,同
年接下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指挥职务,1908年也指挥了一季,却因为大都会转念支持托斯卡尼尼而被停职。隔年又回到纽约担任新成立的纽约爱乐
交响乐团指挥,大约此时他完成《大地之歌》与最后一部完整的作品,第九号交响曲。1911年2月最后一次前往美国,此时马勒的病况严重,在
他要求之下被送回维也纳。1911年5月18日因链球菌感染病逝于维也纳,留下未完成的第十号交响曲。死后葬于维也纳格林清墓园。马勒先后
在布拉格歌剧院、莱比锡、布达佩斯、维也纳等地歌剧院任指挥,遂成为当代最伟大的指挥之一,是现代音乐会演出模式的缔造者。在指挥工作之余
,从事音乐创作。共写作十部交响曲、四部乐队伴奏的声乐套曲、一部清唱剧及五首歌曲。作品中继承了自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
斯和舒曼等前辈大师的传统,同时又从时代精神很中汲取丰富营养,确立了一种充满表现力的新的音乐语言。创作构思宏伟,篇幅庞大。作品现象鲜
明,题材渊源于维也纳民间风格性音乐,而且,他的第二、第三、第四及第八交响曲都加入了人声,大大丰富了交响曲的表现力,对二十世纪音乐的
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代表作有交响乐《巨人》、《复活》和《大地之歌》等等。被称为“交响乐大师”。【外国音乐家(二)】纪念邮票(版式
一)版式一12枚邮票按(4×3)居中偏上排列;上面居中为乐谱式样的中英文“外国音乐家”;下面边饰分别为四位音乐家生活、工作过的地点
:“舒伯特”是他生活工作的维也纳的一景;“肖邦”是波兰华沙的一景,波兰是肖邦的祖国,逝世后他的心脏回归祖国;“李斯特”是德国魏玛一
景,李斯特在魏玛是创作丰收的10年;“马勒”是维也纳剧院,他在维也纳歌剧院任院长及首席指挥并为此改信天主教;邮票左、右下角为“北京
邮票厂”厂铭。本套邮票延续第一套外国音乐家邮票的设计风格和印制工艺,以作曲家的肖像、曲谱和签名为表现元素,并再次邀请著名雕刻师马丁
·莫克先生担纲邮票的设计与雕刻,将设计与雕刻工艺有机结合,完美再现了四位浪漫主义音乐大师的艺术形象。邮票两边齿孔中间一个为椭圆形齿
孔。2017-22【外国音乐家(二)】纪念邮票志号2017-22(J)发行日期2017-09-09全套枚数4枚(4-1)J
舒伯特1.20元1282.08万枚(4-2)J肖邦1.20元1282.08万枚(4-3)J李斯特1.50元1282.08万枚(4-
4)J马勒1.50元1282.08万枚版式一每图12枚邮票(4×3)各自为1张,每版4张48枚邮票共12套。全套面值5.40元印刷版别胶雕套印齿孔度数13度邮票规格44mm×33mm整张枚数【版式一】12枚整张规格【版式一】202mm×160mm设计者马丁·莫克(丹麦)雕刻者马丁·莫克(丹麦)资料提供华盖创意(天津)视讯科技有限公司责任编辑李金薇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印刷厂北京邮票厂发行量1282.08万套售价5.40元/套出售办法自发行之日起,在全国指定邮政网点、集邮网厅、中国集邮手机客户端和中国集邮微信商城出售,出售期限6个月。三毛老爹
献花(0)
+1
(本文系思月邮品小...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