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频】打开人体的九把锁:道家的点穴截血与开落锁

 q7511 2022-07-15 发布于北京

据师父口述,他的师父——遂安太和宫第五代垂霞道人周宗源是光绪戊寅年入川的,他去四川之后曾在青城山挂单一段时间,后一直游访于巴蜀之地,直到次年才离开四川去往均州武当。

那是初到青城山不久,一次在挑着担子运送生活物资上山的时候与四位青年起了一点冲突,但那几位青年口中不干不净、不依不饶,最后导致发生了一些争分。

由于当时山路不宽,走道时发生一些小刮擦也是平常小事。为了息事宁人不给庙里惹麻烦,师爷在态度上主动让步妥协,但是对方不但不给让道还仗着自己是本地人,于是越加猖狂蛮横。最后师爷只能贴着他们从身后擦身而过,本打算放低姿态过了也就算了,但他们故意挤占道路不让过。师爷那时也是个年轻耿介的乾道,看这帮人不遭磨难知进退,心理暗想给他们一点教训,顺手在一人腰后落了锁。最后给他们留下一句话,让他们三日内有空来庙里玩一定好好招待。结果这人第二天上身就僵硬不能下床活动了,家里人一问才知道闯祸了,托人前来说和,但师爷也很倔强,非得让他亲自前来。

后来没办法,对方请来了四川灌县县令陆葆德门上的先生,找到青城山当家师说和,带着礼品派轿子把师爷接过去,才用十三精关开锁手法瞬间就给收了锁。

师爷的这套十三精关开落锁手法,听起来很像传说中点穴截脉、推血过宫的奇妙功夫。但各有巧妙不同,虽然在效果上看起来是差不多,但道门十三精关开落锁的手法,与点穴之类的功夫差异甚多。因为两者之间的机制原理是不完全一样的,因此最后导致的效果也不同。说“落锁”可以只用部位联手并用,不需要配兑时辰就可以让人产生无法言状的身体不适,而且也不会导致生命危险或导致疾病,数日后可以自行缓解。当然,随着时光和一代代传人的走远,这些都已成为回忆往事,在后来百余年的动荡年代里,人们劫后余生,活着都比较艰难,于是这些传承也就被上两代人带走了。

打穴截血  破气打窍

在太和宫功法传承里是没有“点穴”技法传承,上辈人传的“白手”(对抗)里面只提到打窍、打穴、打要害,并没有武侠剧情中那种神奇的点穴神功,我也只是在几十年交流寻访中抄录和听老一辈功家讲了一些不是太深的内容。打穴的机理是什么呢?第一就是可以打击的部位非常特殊,第二个就是有些对时间没有要求,有些对时间是有要求的,但时对对应的手法、角度、深度、力度,有极为严苛的练用要求。比如:XX,打左肋的气门下面三横指的肋骨间隙,这个地方就有特殊时间要求,其余时间打就是打断肋骨也就是个骨折而已。这个点如果在相应时辰受到“凤眼捶”45°角XX力度的打击,人就会咳嗽,打深了甚至会咳血。而且牵心连脏的那种牵扯疼,疼得人都不敢深呼吸和咳嗽,只要一夜下来人就面色惨白,唇无血色,面失华彩。遇到这种情况,唯一的办法就是服用专门的药才行,再就是可以使用开锁手法开窍或可一试,并不是吃一些跌打损伤中药就能解决的。因为这里面有很深的气机与经穴脏腑原理在里面,不是常规医术所涉范围。这就好比手机被开启了飞行模式一样,得从源头去找关键点在哪里?

截血,也叫截血头,因为古人认为血的运行是有头的。当然从现代医学来看,血液循环是循环无端的。那么过去为什么叫截血头呢?就是因为它是依据时辰和经络之间运行关系的这种理论上展开的,类似于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之类的原理。本质上是借用了时辰和循经血行的气血关系,以及经脏荣养与神经传导之间的联系。

华夏大地千年传承,民间一些古怪人研发的古怪东西是在太多,是珠是贝需得仔细甄别。虽然说各地都有一些特殊功夫被少量的完整传下来了,可法制社会下大家没有用过,只能算是个传承而已。比如:湖北这边就流传着明代传下来的盘龙门“破气法”、“破功法”等民间绝技。出师时老师会择人传授你哪些部位怎么打,用什么手法,打多深,专门用来破解坚如铁石的硬气功,确实有些独到之处。通常来说遇到硬气功一般情况下打不动,这时利用特殊的铁指功趁其不备快速探喉(插击咽喉),瘦人插一指节深,胖人插一指节半,可以迅速扰乱气机,接着在一个呼吸之间,用“凤眼捶”手法顺手划过某各部位,即可彻底击溃硬气功的抗硬能力。这个手法只有猝不及防才能得手,比如太和宫这类抗击打内炼功夫,只要稍有察觉或稍有准备,铁指也插不进去。据说二十几年以前,一名华人在日本展示超强的硬气功,结果人家请来了一位内行只用手在胸前带了一把就打栽了。

前面说的这个“探喉”只是“联手”里面的一个前奏手法,这个地方遭到打击后,人的气机马上就会迅速应激向上蹿。因为这是人体的一个特性,比如我们运动四肢时,血液就向向四肢分配,道理是一样的。这个气机一动,人体内部就会出现虚实之分,只要在表面看起来特别坚实但事实上是“虚”的地方,用“凤眼捶”划拉一下,并不需要很大的力量,马上就可以把内气打散。这个时候如果你再攻打两肋,那么他是完全不经打的。尤其是在一两口气之内,对方是想通过“提气”、“箍劲”,或绷紧肌肉抗打,是完全武力抵抗的。但功理深的人,一旦等他缓过气来了,又可以再次恢复功力状态了。

落锁不是点穴

“落锁”与点穴、打穴操作手法迥异。“落锁”相当过去民间所说的摸穴,摸是手法比较轻且并不为人所重视的巧手。“落锁”是什么呢?全套的完整方法现在已经失传,据师父说就是不显山不露水地给人蹭一下或拐一下。他举了个简单的例子,例如:用凤眼捶或“拐子”(肘尖)刮对方后腰。刮后腰的手法仅仅只是刮蹭一下是没有作用的。要先用五个手指分开,在对方对侧肋骨的游离端第十一肋部位,用内力先带动一把,等气机引动过去了以后,趁一个呼吸之内,再用“凤眼捶”在对方后腰一侧的地方,按照特定角度向对侧肾根方向刮渗进去,这样才能落得下锁。这里要注意位置与角度标准,力量须得往里渗,所以并不是学了这个方法就能用的了。这就像我们做手法,从脑后按左风池穴,要对准右眼睛的方向施加力量一样,否则是无效的,这里面需要大量的人与人之间对抗磨合的经验,才能掌握得住角位与力点力度的变化。

“落锁”成事之后,人当时没有很明显症状,但要不了多久会感觉腰部就像岔气了一样不好受。隐疼,那疼在哪里呢?又不是疼在表,疼在里面,这个里面到底是腰疼还是肚子疼,被落锁的人自己都弄不精准位置,就是酸酸疼疼不舒服,仿佛一根筋给犟住了。那种感觉说闪腰像闪腰,说岔气像岔气,又似乎介于两者之间,是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痛苦,但又可以明显感受得到,坐卧不安,困身难受!

一直到四十年代还有些不良的人掌握了这样一些东西之后用来行医,在推拿完成后偷偷给人下暗手。人被摸穴或落锁之后不是难受吗?就得找他看,他就把这一把锁解开,之后暗暗再落另一把锁,这不就可以永续赚钱嘛!这些特殊手法,下的深的是当时就起效果;下的浅几个时辰之后逐步显现症状,一般是第二天早上起床以后,明显感觉身体里面不舒服了。那里不舒服呢?有症状但是他又说不明白。当然,我所听闻的“落锁”有一个特点,只要不是手法下得太深,时间久了以后能够自动解锁,自然就消散了。就如同肚子疼,不可能疼一辈子,总会有好的时候;天下雨,也总有晴的时候,道理是一样的。

讲到落锁的原理本质上伤的是气。在跌打损伤中,伤经、伤气、伤血的症状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离经之血”比较容易理解。在传统认知里面的血是在经脉之中流行的,经与血是一种关系,脉与血又是一种关系。“离经之血”是说血因为某种特殊原因离开了它的固有通道,则会出现症状和疾病。这就好比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大禹治水的原因很简单的,洪水泛滥跑出河道,会造成了大面积的灾害,所以要治。

“离经之血”也是一样的,相当于筋出了槽、骨移了位,血液已经不在规定的线路内运行了。比如我们哪里给硌了一下,给别人踩了一脚,或者碰了一下,局部就会淤血淤肿,这叫做:先伤于气,后伤于形。那如果身体深处或经脏要害呢?人体软的地方和硬的地方被碰到以后症状是不一样的,比如脑溢血这种“离经之血”,几乎不会散发到表面来,但短时间内或十几个小时,就会产生危及生命的症状,这个时候由于没有散发到表面来就较难发现,仅能从症状上去辅助判断。所以落锁之后主要是因为气分或气血两伤,导致人体气闭、气塞、血阻带来的的一系列变化,这个时候人就会感知到各种不舒服。

说到这里,相信读者诸君已经能够理解,“落锁”是缓和的软手法,只需在一些特定的部位部位刮一下,蹭一下,拐一下,只是它有特定的一些力量、手法、角度要求,以及先后顺序和联动的手法要求,而是一套综合手法。有时候我们身边常有一些案例很说明问题,比如在非专业机构做推拿的时候,有时就被技师不当手法给误伤了,推着推着把人给推岔气了,总有某一个地方一直停留着不舒服,一直可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开锁化淤 通畅气机

身体里有了瘀滞和淤阻以后,就需要用开锁的手法去化解,这个时候就能明确体现出开锁手法的有效性。

这里给讲一个故事,说一个当代大医家——前北京白云观方丈谢宗信道长,老人家既是中医又是道医。上世纪三十年代谢老就在汉口开门坐诊,五十年代在中西医联合诊所任所长,一直在做临床。谢老在进京履职之前,给我讲了一个他二三十年代在外游方磨砺中的一段往事。那一年他辞别了伍止渊大师之后,在浙江遇到一位擅长“提筋术”的孙性江西老表,并跟他有过一段很短暂的交往。这人专门给人拿“落枕”、“闪腰”等毛病,手到病除。这天一位壮年男子因为“小中风”,也就是“面瘫”来找这位先生。结果,钟先生就煮了一碗姜汤,一半给来人喝下去,一半趁热在这人头顶面部前胸后背一抹,伸出三个手指在他的胸腹部皮肤上提拿了几下,让他用粗布蒙住头嘱咐不要见风,就让他回去了。结果这人睡一觉就恢复了百分之七十,口水也不流了,就这样连做一周就好了。拿今天的各种治疗方法要多久才能解决,这是可以比较的。

反过来看,在身体健康的条件下,用了开锁手法之后并不会感受到那种非常显见的效果,但对于激活气机运行,梳经理气解郁,改善人体气血运行状态是确切相宜的。所以开锁手法通常是用于练功之前,开完锁之后立即练功,能起到通畅气机、推动血循、温煦身体、调和经脏的作用,大大裨益与身体!这就比如人睡了一晚上之后,我们的血液是沉寂缓行的,血液虽然在循环,但循环状态和分配是与白天活动状态下不同的。当我们起床以后,阳光对环境的温煦变化,人的体位变化,活动开来之后血循状态的变化,这时候我们的脾也慢慢醒来了,胃口也开了,就要进食饮水,渐而由脾的生化功能会带来人体一系列变化,而这个变化正好契合于开锁的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