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观近鉴宋朝人•245·文武兼备、有远大谋略的宰相:张齐贤

 文石斋 2022-07-15 发布于河北

远观近鉴宋朝人·245·文武兼备、有远大谋略的宰相:张齐贤

张齐贤(942-1014),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宋史·卷二百六十五·列传第二十四》有传。

本传记,齐贤3岁,后晋发生战乱,全家迁徙到洛阳。他的父亲去世,家中贫穷,但齐贤倾力向学,有远大志向,仰慕以文武双全著名的初唐大臣李大亮的为人,给自己取字“师亮”。

宋太祖开宝九年(976)四月巡幸西都洛阳,身为平民的齐贤拦驾,在宋太祖马前“献策”,进献治国之策。宋太祖将齐贤召到行宫,齐贤以手画地,向宋太宗逐条陈述十项大事:攻取北汉;富民;封建;敦孝;举贤;兴太学;登记田亩;选良吏;谨慎用刑;惩治奸恶。宋太祖对其中四项表示满意,齐贤却坚持认为都很好。宋太祖“怒”,命令“武士”把齐贤拽了出去。但当回到东京开封,宋太祖却对当时还是晋王、开封府尹的宋太宗说:“我巡幸西都,值得说的,只有得到一个叫张齐贤的人一件事。我不想给他官爵,将来可以让他做做宰相辅佐你。”

宋太宗即位为帝的第二年即太平兴国二年(977)举行科举考试,想把齐贤录取在高名次,但有关部门却因为失误,把齐贤的排位定得很低,宋太宗很不高兴,为了提高给齐贤的待遇,宋太宗下诏,这一榜录取的进士全部任命为“京官”,齐贤受任“大理评事”,实任衡州(治今湖南衡阳)通判。

当时衡州正审讯抢劫的盗贼,按照法律规定都是死罪,齐贤到任后,把其中5名“失入者”即因官员失误被误判的人救活。宋朝在自荆渚(今湖北荆州)到桂州(治今广西桂林)设有“水递铺夫”即水路驿站的民夫数千户,因为给政府做邮递劳役很穷困,衣食多数时候不能自给,齐贤上奏朝廷申论,减去了民夫一半劳役。

太平兴国四年,齐贤在衡州任满回朝,到吏部报到,等待新的任命,其时恰逢宋太宗亲征北汉,齐贤到行宫拜谒宋太宗,升国家藏书经过“秘书省”官员“秘书丞”。当时宋军刚刚攻取忻州(治今山西忻州),宋太宗当即任命齐贤实任忻州知州。

五年,宋太宗将齐贤从忻州召还,改任他为中书门下省官员“著作佐郎”,实任国家藏书机构“史馆”官员“直史馆”,后改任谏官“左拾遗”。冬天,辽国入侵宋朝,宋太宗北征,议论的人们都上言宜于快速攻取辽国占据的幽蓟地区,齐贤上疏宋太宗:“圣人举事,动在万全,百战百胜,不若不战而胜,若重之慎之,则契丹不足吞,燕蓟不足取。”“使天下耳目皆知陛下之心,戴陛下之惠,以德怀远,以惠利民,则远人之归,可立而待也。”

六年,齐贤出任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冬天,改任谏官“右补阙”,升江南西路转运使。齐贤到任后,询问得知饶(治今江西鄱阳)、信(治今江西上饶信州区)、虔州(治今江西赣州)出产铜、铁、铅、锡,探求前代铸法,选取饶州“永平监”所铸的铜钱为“定式”,一年铸钱50万贯,用铜85万斤,铅36万斤,锡16万斤,后回朝向宋太宗面奏其事,陈述详细、明确,议论的人不能否决。

此前,各地罪犯多数都戴着刑具送到京城审决,十之五六都死在路上。齐贤在回京的路上逢到南剑州(治今福建南平)、建昌府(治今今江西省南城)、虔州往京城送的罪犯,向押送人员要来档案看,却发现大都不是首犯,为这些人全部审明了冤屈,并在到京后向朝廷极力进言,使朝廷发布规定:以后凡是送罪犯到京城,一定要委派强干精明官员审问,不实,则追究原问官员之罪。从此江南往京城送审的罪犯少了大半。

江南各州百姓在政府的土地建房,须交“地房钱”,吉州(治今江西吉安市吉州区)位于长江沿岸的土地虽然陷入江中,还在征收演艺场所“勾栏”的“地房钱”,有的人家编木筏漂在水上居住,也征收“水场钱”,都是前代弊政,齐贤都上奏朝廷,予以免征。

南唐李氏据有江南地区的时候,规定民户每年纳税钱3贯以上的每户出壮丁1人,在脸上刺字,自备武器、铠甲,交送官库,出战就发给他们,政府只每天供应粮食2升,名为“义军”。南唐降归宋朝后,宋朝把这些壮丁都放回了家中务农。这时有进言者认为此辈久在行伍,不乐于耕种、农事,请求派使者从中选取人员从军,和其家属一道送到京城。齐贤向宋太宗上言:“江南义军,都是良民,横遭刺面、配入军队,无所逃避。南唐归降之后,便放归农,长期受到国家恩泽影响,都乐于农业。若逐户搜索,不无惊扰。法律法规的可贵之处在于长期稳定不更改,行政之道在于崇尚清净,以前的敕书既然已经遣散他们回家务农,不若暂且沿习旧有的习贯。”

齐贤居转运使之职勤于探究百姓受害的弊端,追求宽大政策,江南人“思之不忘”。后朝廷将他召还,任皇帝侍从、顾问“枢密直学士”,升右谏议大夫,实任国家最高军政机构枢密院副长官“签书枢密院事”,。

雍熙初年(984),齐贤升“左谏议大夫”。三年,宋太宗发起“雍熙北伐”,大举征伐辽国,但遭到惨败,名将、代州(治今山西代县)知州杨业战死。宋太宗向近臣咨询对策,齐贤请求前去代州,宋太宗当即任命齐贤为“给事中”、代州知州,与驻代州军事将领“代州部署”潘美共同统领驻守边境的兵马。这时辽兵从“湖谷”(今址不详)入寇,攻到代州城下,驻军“神卫军”将领“都校”马正率领部下在南门外列阵,众寡不敌,他的上级“副部署”卢汉赟却怯懦畏敌,只保护自己的营垒,以图安全。齐贤从基本没有战斗力的“厢军”选出2000人,慷慨誓师,从马正的右翼出兵,这些厢军以一当百,大战辽军,辽兵退走。

此前,齐贤曾派人去与潘美相约,一旦代州受到辽军进攻,潘美就率军从太原来代州与辽军会战,但时间不长,派出的使者被辽军抓获。齐贤认为会师的时间泄露,且担心潘美所部被辽军乘机打击,但不久潘美派人来到代州,说他们的部队从太原出发,到达北井(在今山西临猗)的时候,得到宋太宗密诏,告知东边的不断在君子馆战败,太原全军不许出战,已经回返太原。此时辽军充满川谷,齐贤说:“贼军知道潘美之来,而不知潘美之退。”于是把潘美派来的人关进密室,半夜发兵200,一人手持一面旗帜,背一束柴草,在代州城西南30里的地方摆开旗帜,烧着柴草。辽军远远地看见火光中有旗帜,揣测太原的宋军到了,惊骇得向北逃走。其时齐贤早已预在一个叫“土磴砦”的地方埋伏2000步兵,辽军一到,伏兵冲出,大败辽军,生擒辽国“北大王”之子1人,“帐前舍利”1人,斩首数百级,缴获马2000匹、器甲很多。而在向朝廷报捷的时候,齐贤却把功劳给了卢汉赟。

端拱元年(988)冬天,齐贤升任“工部侍郎”,其时辽军又从“大石路”南侵,齐贤预县简选1000名厢军,分为二部,驻扎繁畤、崞县,下令说:“代州西部有寇,则崞县驻军应敌;代州东部有寇,则繁畤驻军应敌。等你们与敌接战,则全州之军都会集结到你们那。”其后,辽军果然被繁畤驻军击败。

二年,朝廷下令设置屯田,齐贤任“河东制置方田都部署”,后回朝任以刑部侍郎官职任枢密副使。

淳化二年(991)夏天,齐贤任参知政事,即副宰相。几个月后,以吏部侍郎官职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

齐贤任宰相后,他的母亲孙氏80多岁,封“晋国太夫人”,每次到宫中拜见皇帝、皇后,宋太宗都感叹老人福寿、有好儿子,多次亲笔写诏书问候老人,给予赏赐,士大夫都以之为荣。

起初王延德与朱贻业同掌京城粮仓,想到外地任职,朱贻业与参政(副宰相参知政事的简称)李沆是姻亲,王延德托朱贻业请求李沆,李沆接受了朱贻业的请托,转而请求齐贤,齐贤报告宋太宗,提出让王延德外放。然而,齐贤和李沆没有想到,在宋太宗还没有登极、做晋王的时候,王延德曾在晋王府中做事,此时宋太宗见王延德不求自己,反而求执政大臣,立即召见王延德、朱贻业,诘问、责怪王延德。而王延德、朱贻业二人竟隐瞒真相,不对宋太宗说实话。事情牵连到齐贤、李沆,齐贤不想连累李沆,一个人扛起了所有责任。

四年六月,齐贤被罢免宰相职务,降任“尚书左丞”,十月,外任定州(治今河北定州)。接到新的任命,齐贤因为母亲年老,不愿赴任,不久,他的母亲去世,齐贤接连7天水浆不入口,从此每天只吃粥一碗,直到母亲去世满三年,一直不吃酒肉蔬果。

时间不长,齐贤以礼部尚书官职转任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阳)知府。当时河南府有“大辟”即死罪罪囚准备审决,齐贤到任,立即为罪犯辨白,将其释放。三天后,齐贤又被转任永兴军(治今陕西西安)知军。当时皇帝侍卫“閤门祗候”赵赞因为向宋太宗上言论事得到宋太宗的宠幸,受任“提点关中刍粮”,管理关中地区的粮食、草料,所做所为多是豪横之事。齐贤到任,立即上书宋太宗,检举、弹劾赵赞,最终将赵赞依法治罪。稍后,齐贤又转任襄州(治今湖北襄阳)知州、荆南府知府,再转安州(治今湖北安陆)知州。一年后,加升官职为刑部尚书。

至道三年(997)四月,宋太宗去世,宋真宗即位,将齐贤召回朝堂,以兵部尚书官职出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复任宰相。复任后,齐贤曾找机会向宋真宗上言帝王之道,进而推究帝王之道的来源、根本所在,且说:“臣受陛下不同寻常的恩遇,所以要以不同寻常的努力报答陛下。”宋真宗说:“朕以为帝王之道没有什么具体的行迹,只要处理政事合乎治世的规律、本质,就与之相近了。”

其时皇室有人家分财不均,更相诉讼,又入宫向宋真宗告状。齐贤说:“这事御史台等部门不能判决,臣请求亲自处理。”宋真宗特意。齐贤坐在宰相办公地点,召来原告问:“你是不是觉着他分的财产多、你分的少?”原告说:“是。”齐贤听后再不问什么,直接命原告写下案由、画押。之后召来两名吏员,让他们传令,原告搬到被告家,被告搬到原告家,但各自家中的货物、钱财不得搬动,分家文书则互相交换。第二天齐贤向宋真宗报告,宋真宗“大悦”,说:“朕就知道非君不能定这件案子!”

其后宋真宗在开封南郊举行祭天大典,加升齐贤官职为“门下侍郎”。

但是,齐贤此时与李沆同任宰相,二人却不能友好相处。稍后冬至日朝廷举行大朝会,齐贤喝多酒失态,被再次罢免宰相职务。

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西北地区党项族首领李继迁攻陷宋朝清远军(治今宁夏同心县东),宋真宗任命齐贤为“泾、原等州军安抚经略使”,右司谏梁颢为副使。齐贤向宋真宗上言,封吐蕃首领潘罗支为“六谷王”,且多赐予潘罗支钱、帛,利用吐蕃牵制李继迁,然后进击李继迁;又请求调江淮、荆湘地区丁壮8万,以增加泾源地区(甘肃泾州、固原一带)的防御力量。但朝廷研究后认为在江淮、荆湘地区征兵会引起骚动,而且这两个地方的百姓生于水乡,到遥远的西部边境干旱地区守边不便,齐贤的建议被否决。齐贤又上言:“灵州(治今甘肃灵武)远悬于西北一隅,若能增派精兵,在萧关(在今宁夏固原东南)、武延川(在今宁夏固原东南)险要之处设兵驻守,然后纵蕃汉之兵,乘时以为进退,则成功不难。”但也未能被朝廷采用。不久,灵州果然被李继迁攻陷。

当年闰十二月,齐贤升“右仆射”官职,实任“判汾州(治今山西汾州)”即汾州知州,但还没赴任,就受命改任“判永兴军”兼马步军部署。其时前宰相薛居正的儿子薛惟吉的妻子柴氏无子且很年轻就守寡,全部占有了薛惟吉的遗产和书籍、论著、“告身”即授官文凭,想改嫁齐贤。薛惟吉的儿子薛安向宋真宗上诉,宋真宗不想把这样的事拿到公堂审理,指示“司门员外郎”张正伦到柴氏家中审讯,柴氏的回答与薛安写的状文不同,朝廷只得把案件交给御史台审理,经查,原来是齐贤之子、太子府官员“太子中舍”张宗诲教柴氏做的答辩。齐贤因之被降任为太常卿,到洛阳“西京留守司”任闲职,张宗诲则被贬任海州(治今江苏连云港)属官“别驾”。

景德初年(1004),齐贤被重新起用,以兵部尚书官职出任青州(治今山东青州)知州。当年辽国大举进攻宋朝,宋真宗到澶州(治今河南濮阳)亲征迎敌,任命齐贤兼任“青、淄、潍州安抚使”。二年,改任齐贤为吏部尚书。

齐贤向宋真宗上书:“臣在先朝,经常忧虑灵、夏(治今陕西靖边白城子)两州终将被李继迁吞并,思考必须是得一两处强大蕃族与李继迁为敌,以蛮夷攻蛮夷,是古今之上策。现在李继迁之子李德明像先前一样攻劫我朝,析逋游龙钵等部落尽在其部下,其志又似不小。臣担心李德明乘陛下到泰山封禅之际,去攻吐蕃六谷部,则瓜、沙、甘、肃、于阗诸处会逐渐被李德明控制。希望朝廷委派大臣管理、节制其事。”

大中祥符元年(1008),齐贤跟随宋真宗到泰山封禅还朝,复任“右仆射”官职。当时宋真宗在宫中兴建“玉清昭应宫”,齐贤向宋真宗上言,说“绘画符瑞,有损谦德,又违奉天之意”,屡次请求停止工程。

三年,齐贤外任“判河阳府(治今河南孟阳)”即河阳府知府,又跟随宋真宗到汾阴祭祀后土,回朝后进升为“左仆射”。

五年,齐贤在河阳任满回京,请求退休,宋真宗批准他以“三公”之一的“司空”退休。齐贤进宫辞谢宋真宗,宋真宗在休息的宫殿接见他,但当齐贤正在向宋真宗行拜见礼,却跌倒在地,宋真宗急忙制止他行礼,并让他的两个儿扶着他进殿,命人为他们父子三人都设了坐垫。

其后齐贤回归洛阳养老,买下了唐朝宰相裴度的花园“午桥庄”,其中有很多池榭松竹,每天与亲旧在园中喝酒诵诗,意态非常旷达闲适。

大中祥符七年(1014)夏天,齐贤去世,享年72岁。朝廷赠予他“司徒”荣誉职衔,谥号“文定”。

本传最后记,齐贤身体壮硕,议论慷慨,有远大谋略,以辅佐国君,使其成为圣明之主自我期待;留心刑狱之事,救活了很多人;喜提携、奖拔贫寒人才。

齐贤小少时后家里贫穷,父亲去世没钱埋葬,一位县吏为他办理,齐贤深深感谢其人,把这人当成兄长礼待,后来富贵了也没有改变;齐贤的二哥张昭度曾教齐贤学习经书,昭度去世,齐贤上表皇帝,请求赠予了昭度“光禄寺丞”荣誉职衔;又曾经托身“太子少师”李肃家,李肃去世,齐贤为他办理了丧事,每到年节也按时祭祀。赵普曾向宋太宗举荐齐贤,宋太宗没有起用齐贤,赵普就把齐贤所做的这些事报告了宋太宗,说:“陛下若进用齐贤,则齐贤将来感恩陛下,比以上这些更重。”宋太宗“大悦”,于是重用了齐贤。隐士种放能够被朝廷起用,则是齐贤荐举。

齐贤四次在中书门下省、枢密院任职,九次任“八座”即六部尚书、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这样的高官,以“三公”之一的“司徒”退休归家,康宁福寿,当时少有其比。但在任宰居的时候几次兴起大狱,又与寇准互相倾轧,有人因之批评他。

齐贤的几个儿子都能自立:宗信,任内殿崇班;宗理,大理寺丞;宗谅,殿中丞;宗简,阁门祗候;宗讷,太子中舍;宗礼最为贤良,虽然经积累资历登上朝堂,却害怕规矩拘束,多数时候闲居田里。

《宋史》撰者在传后之“论”说,宋太宗“励精庶政,注意辅相”,因为李昉是“旧德”,亟加进用,接着拔擢了吕蒙正、齐贤,三人更相居于相位,后来又提拔贾黄中,使他参与大政,而四位大臣都能顺着宋太宗的“德美”,修明朝政,以达到承平之治,可谓君臣各尽其道者矣。君子说齐贤“为同列所累而不言”,这真是人之所难啊!更何况四位大臣都是“贤宰辅”,又能进退有礼,都以善终,不是盛德君子,谁能和他们齐身并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