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善良的人到底有没有好报?

 蓝色天空309 2022-07-15 发布于安徽

多年前三爷在收废品的路上听见了一阵女人的呻吟声,他发现这是个又冷又饿智力低下的女人,随后把她收留了下来。三爷的后代命运也因此发生了变化。

我娘家村里有个女人,经常在村里晃悠,走到哪家门前都会有吃的给她,她是我三爷从外边捡来的女人。

三爷是我爸的叔叔,我爷爷弟兄三个,爷爷是老大,还有个二爷爷在五十多岁时病故,我爷爷在七十多岁时病故,三爷爷直到九十六岁才寿终正寝,而他的三个儿子也是我们家族里最有出息的,我觉得这跟三爷爷一生乐善好施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说回那个智力低下的女人,她是我三爷爷从外边捡回来的。

三爷爷年轻时候当过兵,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事,可能他在部队受过的教育原因,他身上有种正气,而且永远是乐呵呵的,他总说的一句话是:相信明天更美好,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

抗美援朝结束后,三爷爷从部队返乡,在家人的安排下娶了媳妇成了家,开始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

这样的日子也并不好过,那时粮食产量低,又不上化肥,种一年粮食下来,缴纳公粮后,剩下来的粮食还不够一家人维持基本的温饱,一般是掺着玉米面才会勉强撑到来年收粮。

后来三爷就去各村收破烂,然后卖给废品站,从中间赚个差价。

三爷做生意不像一般的小商小贩,他不在斤两上斤斤计较,有时遇到年老的老人,他还特意多给个几毛,而且别人跟他讲价,他从来不恼,总是乐呵呵的说价钱好商量,我们长期合作讲究细水长流,谁也不骗谁,我少赚点,你们多赚点,以后有废品认准我就行了。他这种魄力和长远的眼光是当时很少小贩有的气节。

很多人都是只要在家听见三爷爷吆喝的声音就出来招呼三爷爷,愿意把自己的废品卖给他。

三爷爷就这样把自己的生意做的细水长流的顺利。

就是在那个时候,三爷捡到一个女人。

那天,三爷像往常一样收完废品回家,那天收获不景气,三爷照样乐呵呵地哼着小曲走在羊肠小道上,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三爷发了大财。

那天天色有点暗了,三爷走到邻村的一个柴火垛旁时,发现有个黑黢黢的东西在那里挪动并且发出呻吟声,三爷以为是畜牲类,可是走近一看又不是。

而且这个黑黢黢的东西还使劲往柴火垛里躲,仔细一听是个人,是个女人的呻吟声。

他大喝了一声“是谁在那里,赶紧出来”

女人闻声见躲不过去了,就挪着身体哆哆嗦嗦的站了起来。

三爷这才注意到,这确实是个女人,而且头发乱七八糟的披散着,遮住了大部分的脸,她低着头,身上的衣服也破烂不堪。

那时正是寒冬腊月,天特别冷,那时的冬天最冷的时候,地上冻出一条条的缝,水缸里的水冻的好几尺厚,一般人都是穿的厚重的棉花做的棉衣,这样的情况下,还会冻的留鼻涕。

这个女人身上的衣服只是裹着一件破旧的大衣,仔细一看是个军绿色的大衣,由于长时间的磨损和脏旧,已经是黑的发亮了,多处还破着洞,露着棉花。

下身穿着一件单薄的裤子,这时候三爷意识到她不是单纯的害怕瑟瑟发抖,而是被寒冷冻的发抖,嘴里不自觉的发出痛苦的呻吟声。

三爷问她“你是哪里的,怎么这么冷的天在这里呀?是跟家里人吵架了还是怎么回事,怎么一个人躲在这里,这天都快黑了,太危险了”

女人听了三爷的话也不言语,继续站在那里,而且不知是体力不支还是怎么的,她竟然一下瘫坐在了地上。

三爷一看这八成是又冷又饿的原因,于是把自己的棉衣解了下来给女子穿,女人穿上衣服抖的不严重了,但还是不回答三爷,嘴里只有念叨一个字“饿,饿”。

三爷看看天色越来越晚,也越来越冷,就对女人说“你先穿上我的棉衣吧,我是男人身体抗冻,你要是饿了就跟我回家,我给你吃口热饭,不然你在这里待下去,我怕有危险”

女人也不反抗,勉强站起来就坐在三爷架子车后边了。

三爷把女人带回来后,跟三奶说明了情况,三奶就埋怨起了三爷“我的老天爷,你这是又见义勇为了?咱家粮食还不够吃了,孩子们还吃了上顿没下顿,你又带回来个这吃闲饭的,你看咋办吧”。

不过说归说,三奶也是个心底良善的人,她还是给女人端上来了热乎乎的汤饭,又给她拿了一个大玉米面窝窝头,女人就跟几天没吃饭一样,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三奶还不忘阻止她“你别吃太快,饿几天了可不敢猛一下吃太饱,不然怕肠胃受不了,慢慢吃,锅里还有”

这时孩子们也看的目瞪口呆,或许被这样饿的发懵的女人震惊到了。

估计女人痛苦的呻吟确实是因为饿得实在顶不住了,这一填饱肚子,眼睛也有神了,身上也不哆嗦了。

细看之下,女人倒是还有几分姿色,并且年龄最多在三十多岁,由于长期饥饿,她显的身板单薄,脸上也瘦的只有一层皮包裹着,面黄肌瘦的肤色。

三奶问女人“姑娘,你是哪里的?怎么躲在柴火垛里不回家?”

女人看了看三奶,脸上一个劲的露出羞涩的笑,并不回答三奶的话。

三爷对三奶说“说不定是又冷又饿受了惊吓,还没缓过来劲,先让她休息一下,再问吧”

三奶当晚让孩子们跟他们挤在一起,让女人睡在孩子床上,总算是过了一晚。

第二天,三奶早早做好饭给女人吃,女人依旧是一扫而光的把两个大玉米窝窝吃完,又喝了一大碗汤饭,吃完就坐在那里看着三奶笑。

三奶就跟三爷说“这女娃不像受惊吓了,倒像是精神方面有欠缺,你说咱也不能长期养着她呀,咱的粮食也不够吃,她这饭量也挺大,再说让她在这也不是办法,咱在外边咱跟人说,就说咱捡个吃闲饭的?要让人家笑掉大牙了”

三爷沉思了一会说“那咱也不能见死不救啊,这样吧,先让她在这住着,我回头再去收破烂打听一下,有没有人家走失家人的,说不定就帮她找到家人了”

三爷日复一日的出去收破烂,始终也没打听到谁家丢了家人,可能在那个温饱还不能完全解决的年代,丢了这样一个智商欠缺的人,也就不找了吧。

这期间,三奶让这个女人帮着喂家里的猪牛羊,女人也干的有模有样,只是始终不说话,总是爱笑,智商跟三奶家三儿子5岁的智商一样,不同的是她有力气,会干活,能学着做事情。

长期的相处下来,三爷三奶早已把这个女人当成了自己的闺女,况且他家三个儿子,就缺个闺女。

可是在三奶的心里,这个女人的安身之处也让她成了一块心病,她知道女人长期这样并不是办法,唯有给她找个归宿,才是给她最大的安定。

有天三奶去走娘家回来,跟三爷说“我娘家有个堂弟,小时候发了高烧没有及时救治,得了小儿麻痹症,一只脚留下了残疾,走路有些难看,但是一点不影响他干庄稼活,现在他30了,还没成家,他性格憨厚,又勤劳,就缺个家里的媳妇,再给他生个娃,我看咱家大妮儿(三奶对女人的昵称)就挺合适和他过日子,要不,给他俩撮合撮合?

三奶试探性的问三爷,三爷听后有些忧虑“你堂弟是脾气挺好的,可是他没有父母,以后家里家外都靠他,大妮儿又只能在人的指挥下干最基本的家务活,时间长了他会不会嫌弃大妮儿?要是对大妮儿不好,咱坚决不能嫁过去,咱不做这缺德的事”

三奶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说“放心吧,我娘家兄弟我了解,他要是敢让大妮儿受气,我第一个绕不了他”

三奶跟娘家堂弟说了这事,堂弟见过这个女人,他是一百个愿意。

就这样,大妮儿和三奶堂弟成了家,结婚那天三奶就是大妮儿的娘家人,三奶给大妮儿陪送了两床被子,又请木匠打了桌椅板凳给大妮儿当嫁妆,这算是嫁了亲闺女一般的待遇。

结婚后,大妮儿和丈夫过的乐乐呵呵的,丈夫对她也特别好,她还会做饭给丈夫吃,三奶看到大妮儿过的幸福,心里也乐开了花。

一年后,她们的孩子出生了,大妮儿照顾不好孩子,三奶就帮着她带,基本上孩子都是在三爷家里长大的,对此三奶的堂弟非常感恩三奶。

现在三爷家的三个儿子都过得不错,大儿子是名牌大学毕业,找了好工作。二儿子做生意,每天忙的风生水起。三儿子在部队,他继承了三爷骨子里的坚韧思想,他说自己要保家卫国,在部队干一辈子。

大妮儿似乎是得到了家庭的温暖的缘故,现在智商已经达到了基本家务都能独立做的能力,虽没有大富大贵,却也是温馨安定。

她们的女儿特别聪明,已经学业有成在大城市安了家,要父母过去一起住,但是大妮儿丈夫觉得城市不如乡下随意,还是和大妮儿留在乡下过着平凡的日子。

三爷在前几年过世了,活了96岁,无病无灾的寿终正寝的过世了,记得那天,他吃过饭,躺在藤椅上午休,再也没有醒来,亲戚们说,这是善终,是很多人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三奶在三爷过世后第二年也走了,三奶是突发脑溢血,没来得及抢救就走了。

三爷和三奶都算是善有善报,他们是救了人一命,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大概说的就是这样的人吧,他们不求回报,心有大爱,只图心里安心。

善良的人做了善事并不是一心求回报的,但是有句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一个人做的任何事都是有因果循环的,即使你不求回报,但是上天会给你记住,远报儿孙,近报自身。

最后:不要再说好人不一定有好报,你记住,凡事都有因果,你这辈子做的好事,或许不会回报你,也或许不会回报在子孙身上,但是它会在下辈子让你生活的幸福无忧。同样你做了恶事,这辈子或许没有报应,但是下辈子会让你生不如死,比如给你一个不健康的孩子,给你一个糟心的伴侣,或是让你无止尽的付出,而到头来一场空,这都是你上辈子欠的。这不是迷信,这是因果循环,只要你懂点佛学,你会自然懂,这就是很多真正修佛的人,不求回报,不计得失,一味付出所真正悟道的真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