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当年是怎么四个月从初中基础自学考到清华分的

 妙有斋 2022-07-15 发布于上海

@Chong的沿途

干货:当年是怎么四个月从初中基础自学考到清华分的

当初高一刚开始就遇到了严重的青春期情绪问题完全无心学习,之后两年时间主要都是在玩乐队、刷论坛、追校花、和“坏孩子”们喝酒,每天迟到早退从没交过作业,考试除了语文英语几乎都是零分甚至两次期末考试都装病逃了。到了高三下学期刚开始的家长会,我爸回家来说“儿子,咱这分数大专都上不了,实在是有点儿寒碜啊”。那时候还老被班里成绩最好的同学嘲讽,说我是不学无术还在天天嘚瑟,于是心里较上了劲儿不能让亲者痛仇者快,下决心要用最后这一个学期自学考上清华

然后结果是高三下学期开学模考是280分,全市一模是382分,二模460,三模540,高考625,分数差不多刚好是全市理科考生的前1%,也刚好一分不差是2004年北京的清华提档线——当然,我绝对承认北京考生在高考上占了太大的便宜,前1%在很多高考大省恐怕只够上个中流985211,但我相信这里应对标准化考试的学习方式,或者往大了说,应对一个既定规则的思维方式,应该还是能对诸位有点参考价值

时间已经过去了17年,对于具体知识的记忆已经十分模糊,考试本身也肯定发生了巨大变化,只参考思维方式即可:

1.备考之前:

当时在打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崭新的高一课本前,首先我花了很长时间思考的是以下两个问题,而事实上这两个问题想明白了,才可能真正想明白该如何备考:

(1)作为执政者,设立高考这个制度,是要在社会里评价和选拔具有什么能力/素质的人?

回答完第一个问题以后,
(2)作为高考出题人,要出怎样的题才能够起到相应的选拔作用?

大家可以自己完成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过程

当时思考完成后,我自己得出的结论是:高考这六门学科四张卷子所考察的,是各学科的主干知识,以及各学科和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基础核心能力

何为主干知识:你试试用各几句话总结每个学科高中三年都学了什么,这几句话涉及的内容就是主干知识

何为基础核心能力:比如语文,阅读理解、归纳总结、准确有效具有逻辑的书面表达,就是基础核心能力。比如生物,有意识在设计实验时候首先设置对照组,就是基础核心能力(之一)

后面还有三个部分(2.备考过程,3.对考试的理解,4.针对标准化考试特性的应试技巧),不知道微博写这些大家是否愿意看,如果有兴趣,我这两天就分三篇把这些再给发出来(如果没人看这篇我也就删啦哈哈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