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校报专兼职编辑队伍

 竹林碧雨 2022-07-15 发布于上海

李灿华

武汉科技大学 党委宣传部,湖北,武汉,430081

摘要:校报编辑工作责任重大,但由于客观原因,人员编制总是受到一定的限制。如何在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把工作做好,本文是通过工作实践的总结。立足现实,合理分工,发挥现有编辑人员的潜力;建立一支专兼职队伍相结合的编辑队伍;在工作中不断提高专兼职编辑的理论水平和新闻能力;实现编排办公化,缩短校报工作流程;将网络新闻作为校报的前期新闻;重视通讯队伍的建设,校报记者立足精英培养。

关键词:校报编辑;精干高效;专兼职;新闻能力;精英培养

高校校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高校都有自己的校报,全国总数已经超过1000家。19983月,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设立高校校报类报纸刊号系列的通知》,把高校校报纳入全国统一管理的公开出版报刊系列,高校校报正式取得国内统一刊号,从此,高校校报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校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自觉服从服务于高校工作的大局,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长期以来,高校报校报在人员编制投入上都相对不足。早在1987年,湖北省委科教部就发文明确规定:校报专职编辑编制,四开四版的月报为2人,半月报为4人,旬报为6人,周报为8人。可具体到各个学校由于受到整个学校人员编制的影响就很难实行。比如:武汉科技大学报,在1996年时,四开四版旬报,当时编辑为3.5人,因为其中一人为宣传部副部长兼,同时还有一名编辑兼全校新闻及大型活动摄影,一般学校摄影都设立了专人。1998年,调出一人到学报编辑部,任社科版编辑,没有补充人员。而在2000年,校报又创立电子版,2001年校报改为对开四版,2002年建立新闻网,2003年校园主页面新闻由每旬更换改为每日更新。并且加大了对外报道的力度,而专职人员并没有增加。在专职人员无法得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如何把校报工作做得更好,我们做了以下有益的尝试:

立足现实,合理分工,发挥现有编辑的潜力

    目前我们的专职编辑是三人,其中包括兼任校报总编的宣传部副部长和兼全校摄影的一名编辑。校报总编把主要精力放在校报工作上,作为宣传部副部长也是分管全校的新闻宣传工作,始终把校报作为学校的第一媒体来经营,校报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高校校报隶属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领导,有国内统一刊号,是校园媒体中管理最为规范、新闻效果最佳、发展最为成熟,也是被广大师生认可的校内的权威媒体。因此,对校内新闻要以校报为权威信息来源,统一校内网络、广播、电视对内对外的宣传口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人力、物力、信息资源共享。

对校报编辑有着严格的分工。总编辑制定报道计划,进行新闻报道策划,参与第一版的编排,制作标题,与第一版编辑一道选好头条,搞好版面的设计,审查每期全部稿件,做好通联工作;第一、二版编辑,负责学校重大新闻的采访与写作,与总编辑一道搞好新闻报道的策划,共同设计重大新闻的写作,参与对外报道,在领导与总编之间沟通信息,把编辑部的想法及时向领导汇报,再将领导的意图带回编辑部。负责重大新闻,重要版面的送审工作;第三版编辑,主要做好学生版的编辑,并负责全校的新闻及重大活动的摄影;第四版则聘请有兴趣的青年教师或学生担任编辑工作。工作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选稿上,以第一版需要为主,其次是第二版,第三版。排版的顺序也是如此,这样就可以避免相互争好稿,选重稿。

建立一支专兼职队伍相结合的编辑队伍

要想在人手比较少的情况下,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就要想办法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编辑队伍。这样可以将工作化整为零。我们除了两个半的专职编辑外,聘请了一个兼职编辑,四个主持人。一个兼职编辑专门负责第四版副刊的编辑,另外我们设立了四个比较固定的专栏,分别是:1教育十日,要求搜集整理十日内国内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信息,既讲观点,又讲述事实,无论长短消息一律重编,以传递信息为主;2成长的脚步,这个专栏主要是为在校大学生讲述成长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以主持人主持的栏目出现,每期针对文章都有主持人的话;3亲情、友情、爱情,人类的感情,莫过于这三情,大学生在学校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感情问题,对亲情的淡漠,友情功利,爱情的茫然,这些都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三情专栏以讲故事为主,以事述情,以情感人。同样,这个专栏也是以主持人的形式出现,每期有主持人的点评;4艺文摘星,教育十日是旨在传递教育改革信息,艺文摘星则是反映国内文艺动态,为读者提供一分文化艺术信息快餐。另外我们还有一些不定期的专栏,如人文茶座博士论文缩微等,这些栏目主要采用约稿的方式,而且根据每期新闻信息量的多少而决定是否采用这些专栏的稿件。这些兼职编辑和专栏主持人,主要聘请学生担任,从成熟的学生记者中挑选,所编的稿件,由他们自己约稿,自已编辑,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送到编辑部或发到编辑部电子邮箱,第四版编辑需要改好稿件,划好版样,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编辑部,无论编辑还是主持人,都按编辑部的规定约稿,改稿,要求负政治责任,负文字责任,对一定时期内读者反映不好,文字差错率比较高的,编辑部将辞退更换。对他们的聘用,一般不采取招聘的形式,主要由编辑部物色,或都由前任主持人推荐,编辑部考核。

在工作中不断提高专兼职编辑的理论水平和新闻能力

高校校报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要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着眼于服务建设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这个工作大局,着眼于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校报要为高校的改革服务、为高校的发展服务、为高校的稳定服务,为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校报要高度重视专兼职队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锐意进取的专兼职编辑队伍。校报编辑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全局上观察问题,自觉地与中央保持一致,服从学校党委领导,必须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工作中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多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世界大事,国家大事,教育大事,多思考教育改革,教育发展问题,多了解领导意图,多了解群从想法,围绕学校的工作中心,多写正面教育文章,多做正面引导,把领导想说的告诉群众,把群众想知道的了解清楚再告诉群众,在领导与群众中建立起一个桥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营造一个团结、鼓劲、稳定的良好局面,加快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为此,校报的专兼职编辑要经常在一起学习,特别是每年的中央宣传工作要点,教育部工作要点,学校党政工作要点,都要集中学习,并把主要精神消化,再理出全年的报道重点。同时,还要了解有关部门每年的工作重点,配合部门做好宣传工作。特别是人事、教务、学工、科研等部门,学校每一项大的政策出台,校报先做好前期舆论工作。每个专兼职编辑、主持人都要有年度计划,并纳入校报年度工作计划,年终都要有工作总结。一般每两周有一次信息沟通会,因为这些兼职编辑、主持人同时又都是学生记者,他们是一身二任,在做记者的同时又做编辑,这样就更加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他们可以从不同的院系和学生中间带来各种信息,在交流信息时,会发现一些有用的信息,对于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编辑部就要精心策划,组织专门班子来写,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到满意为止。通过这样的信息交流会,他们学会了沙里淘金,在一般性的新闻事件中挖掘深层的新闻,通过写作的多次反复,他们也学会了怎样构思怎样行文。

实现编排办公化,缩短校报工作流程

大多数学校,校报的编和排是分开的,先由编辑编好,划好版样,再把文稿、图片、版样交给印刷厂,再等待印刷厂的电子排版,期中要编辑校对,定稿后再发排印刷。这样光在印刷厂排、印,一张对开大报每期大约需要一个星期左右,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编辑校对跑印刷厂的路上。还不包括印刷厂其他业忙时拖延校报的排版时间。针对这种情况,从2002年起,我们自己添置了专门用于排版报纸的电脑和发排机,校报每期版样划好后,由印刷厂派一名熟练的排版工人到校报编辑部排版,每期报纸排版时间为一个半到两个工作日,排好后从印刷厂拿到排好的电子文档时算起,十二小时内即可要把印好的报纸送到编辑部。排版工人到校报排版,按每个工作日一百元支付工资,印刷费另结。这样做,不必把所有的版划好再排,可以边划边排,有错可以及时改。现在我们从开始编辑划版到报纸出版大约只需要两到三天时间。比原来节约了四到五天的时间,而且从经济上也节约了许多,原来一期报纸的排版费用在四到五百元,而现在我们只需要支付每期两百元的工钱,一年可节约近万元。这样做也大大地缩短了校报编辑出版的工作流程。这样,编辑就可以腾出时间,辅导学生记者,做新闻选题策划,写一点重头文章,搞对外报道。力争在选题策划、采访写作、内容编排等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最优,形成高效率、高质量的校报工作流程。 

将网络新闻作为校报的前期新闻

在2000年时,我们刚刚创立校报电子版,每期校报出版以后,就将一至四版的内容还是按照报纸版面内容上传到电子版,这对平时看不到报纸的教职工或海外校友来说,是为他们了解学校的信息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大家查阅往期的报纸内容提供了方便。在创立了电子版的同时,我们也将一、二版的新闻上传到学校主页面“校园新闻”上,虽然说这也有非常高的点击力,但由于它是在校报出版后再将校报新闻原封不动地上传,这使得本应该发挥最快速度传递新闻的地方显得有些落后。目前仍然有不少院校是这样做。由于我们当时学校的主页面及其相关的信息是由网络中心负责。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几年。而这段时间,一些院校主管网络的部门也相应建立了自己的通讯队伍,使一些新闻能够及时上传。但在新闻的管理上不够规范,也会出现时有时无,时快时慢。到2003年,学校成立了信息化办公室,将原来属于网络中心管理的有关信息发布上传方面的工作交给了信息化办公室,而将信息化办公室挂靠在宣传部,实际上就是将这部分工作交给了宣传部。新闻信息这一部分基本上是由主管新闻的副部长管理。这样,我们除继续做好原来的校报电子版外又新建了校园新闻网,对校园主页面上的新闻做了调整,做到新闻上传不过夜,在第一时间把学校的重大活动由网络新闻发布出去,作为学校新闻的权威发布,学校的其他媒体均按新闻网发布新闻的统一口径,学校的广播台,电视台,对外报道均按校园网发布的新闻。校园网新闻由校报统一管理,新闻上传必须经过主管新闻的副部长审核同意,重要文章上传前送主管领导或学校主要领导审核。这样做,对于校报来说,是减少了集中编报时的工作量,等于有稿就及时编,及时校,到校报出版时,只需从新闻网上下载,适当编排即可,这样做还整合优化了校内媒体资源,做到新闻资源校内媒体共享,不但减少人力物力,还能达到准确高效。

重视通讯队伍的建设,校报记者立足精英培养

通讯队伍历来是我们最重视的工作之一,我们的通讯队伍主要是由校报建立的大学生通讯社,他们为校内,校外媒体提供新闻稿件。大学生通讯社,我们是实行阶梯进入,自主管理,多极培训。每年新生进校,大学生通讯社就开始物色招聘学生记者,一是通过宣传,宣大学生通讯社的性质,工作内容,对大学生通讯社记者的要求;二是走访,了解当年高考语文成绩比较好的,到学生宿舍宣传,动员;三是招兵买马,利用一两天时间在学生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招聘,先报名,取得考试资格;四、考试录用;所谓阶梯进入,就是经过考试录用后成为见习记者,见习时间为一年,凡在见习期间独立发表五篇新闻稿件便可上一个台阶转为正式记者。在录用为见习记者期间,先统一培训,然后分配以老带新,凡达到要求的及时转为记者,并发校内使用的记者证。所谓自主管理,即由大学生通讯社自主管理,大学生通讯社设立社长一人,副社长若干人,负责通讯社的日常工作,大学生通讯社安排有专门的办公室,配有专用电脑,专用电话,社长副社长有专用办公桌。新的学生记者的招聘,考试录用,培训全部由大通社自主安排。关于多极培训,对于新招来的见习记者,先由学生记者自行培训,也大多是由老记者当教员,每人讲一个专题,这本身对他们也是一个锻炼,教学相长,另外他们也可以请校报老师讲,也可以请外面的记者讲,也可以请毕业进入新闻媒体工作的校友讲。在受聘校报正式记者后,主要是在新闻实践中锻炼提高,一种学习是通过与校报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包括共同策划选题,同一篇稿件的多次反复,在实践中培养新闻的敏感性,在实践中锻炼新闻写作能力;另一种是通过对外发稿向校外媒体记者学习。让他们了解要根据不同媒体寻找不同的新闻点采用不同的写作方式。

校报对学生记者立足精英培养,正式记者一般不超过30名,见习记者不超过50名,见习记者在一年内不能转为记者的作为自然淘汰,正式记者每年在校内独立发稿不到五篇,校外发稿不到一篇者即实行淘汰,校报每年聘任一次,在校报上公布名单。大学生通讯社社长任期不超过两年,期满仍然可以做一般记者。

大学生通讯社一般每周召开一次例会,讨论工作,搜集新闻信息,评报。每次例会要有记录,会后社长要向总编辑汇报。

对大学生记者校报始终立足于培养,无论从思想上,业务上,生活上,都要关心。其目标不仅是在校期间为校报服务,而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又有新闻专长的人才。近几年,校报为中央级媒体及省市媒体输送了十余名新闻人才,还有跨专业考上名校新闻研究生或其也文科专业的研究生。

5600

初稿于2004-8-14

联系方式:武汉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电话:02768862459

                139956011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