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爱的人还是恨的人, 最终彼此都会以微粒子的形式,再次重逢。 曾经的哈勃,如今的韦伯,这架耗费100亿,经过10多年的不断努力的建造的空间望远镜,终于不负希望。北京时间(7月12日)早上,NASA公布了韦伯空间望远镜的第一张全彩照片:SMACS 0723星系团,以及它对背景星系产生的引力透镜效应。整张照片展示的天区范围仅相当于手中的一粒沙。距今130亿年。随后有发布了4张。NASA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的首批完整五张深空图片(来源: NASA, ESA, CSA, and STScI)令人无限遐想。随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会不断有更多的太空照片展示在人们的面前。探索永无止境。 人类为什么渴望探索宇宙,探索宇宙不仅仅是科学精神和好奇,也是因为对宇宙的思考,人类会意识到自身的命运和觉醒。 但对于大到无法想象的宇宙,可以肯定的是人类最终是无法看到它的真面目的。但也没因此让人类探索的脚步迟缓,反而越来越快。 人类发展到现在,发现的任何宇宙真理都有其局限性,无论是牛顿的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是统治微观世界的量子力学。未来总会出现新的学说和理论站在它们肩上,但都有自身局限性。 唯一在宇宙中不可变的真理是熵增理论,也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世间万物包括宇宙本身都在遵循熵增定律最终走向混乱和灭亡。宇宙最终会热寂状态而消亡。 熵增定律被称为最令人绝望的定律,它直接决定了宇宙万物都没有永恒。最终都会变成微观粒子或者能量。 说到人类自身,说到我们每一个人,我们一天天变老就是熵增规律的作用,我们的医学的努力和自身的运动锻炼都是对抗熵增的过程,但是只能延长寿命而无法永恒不死,无法改变熵增规律的左右,最后的消亡状态的转换才是绝对的真理。 有人说灵魂是永恒的,我们的肉体不过是灵魂的一件外衣,我愿意相信灵魂的存在,可一直也无法证明。我们客观的肉体,它们都是由原子构成,宇宙中所有的原子都是宇宙能量转换的产物,从原子角度讲,人类都属于恒星的子孙。我们最终都会羽化成原子或者微观粒子,伴随空间的涨落,在无边的宇宙中沉浮,无论你爱的人你恨的人,最终都会以微粒子的形式,再次重逢。这便是我们人类最终的命运。 如果你建立这样的世界观,人世间的纷争和忧患,还有什么让我们放不下的呢? 【摄影与诗歌】文艺书店好书推荐 经典推荐《宇宙之谜》 作者:[德]海克尔 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