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邗江(1) 邻居老王 我们在兴化的生活趋于稳定了。这时城里开始了“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全家下乡运动。人们都动了起来。妈妈所在的农学院全院搬到了青山,她免去了个人下乡落户的烦恼。和我同在一个组的知青家里首先是芳蓓家全家下放,她立即转了回去。接着浩洁家全家下放,她也走了。一天明慧跟我说,“我父亲接到通知,我们家也要全家下放了。”我随即感到了一种惆怅。我赶快写信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母亲。我母亲一听就着急了,告诉我不要一个人留在兴化,她写信催我先回扬州商量。 商量的结果是,不要自己在兴化,也不能因此而不去农村劳动,一定要想办法迁回离家近的农村---邗江县。我们邻居,我们家后进的屋子住着一位老王,听说他是在邗江工作的干部。我们决定请他帮忙。 小时候, 我串门去老王家玩过,我们家后门连着他家,后门出口是耿家巷。耿家巷有一段和水仓巷平行,都可以从皮市街进入,水仓巷口挂着牌子“此巷不通”,而耿家巷连接着更多的其他小巷子。老王的妻子一心想当拥有十个孩子的“光荣妈妈”。老王一人工作,王妈妈在家负责带孩子,家里一大串小子就是一个女孩。这不,王妈妈又要生第八个孩子了。每年到秋冬季腌咸菜时,王家都要腌两大缸咸菜,这基本就是他们全家全年的蔬菜了,平时如果能有什么便宜的菜就加点儿。主食就是配给的米面。我去兴化农村插队后,对他家的饮食结构特别理解,从农村来的干部沿袭了农村的习惯,吃菜就是“咸”。我母亲是一位清高的知识分子,一般不求人家办事。这次为了女儿的事,只好去老王谈谈。我从兴化农村带给妈妈的油,还有妈妈手头留下的一点钱,本是打算给我们置办冬衣的,现在拿出来买了一斤毛线,算是给老王家的见面礼。老王不在家,王妈妈把我们迎进屋。“怎么回来啦?”王妈妈问道。妈妈把我们准备的礼物放在他们家的桌子上。我便向她诉说了我们知青小组因为全家下放的原因,就要剩下我自己了。“自己一人在兴化农村啊?等我跟我们老王说说,看能不能找个地方转到邗江来。”王妈妈很理解我们去他家的用意。我们怀着感激的心情离开了他家。我在家呆了一周,没有什么消息,又回到兴化呆了一段。过了大约一个月,我又回家。这次我母亲让我自己到老王家去一趟。我拿着妈妈省下的油和我从兴化农村带回来的几十个鸡蛋,心里打着小鼓,踏进了老王家门。他们家的孩子们正吵闹成一团,看到我一个人进了门,也没有停止的意思。王妈妈的肚子挺得更大了,我的笑脸对着她的笑脸。我将油和鸡蛋提在手里,有点腼腆地喊了一声,“王妈妈好。”“老王这几天有点忙,你的事情我已经跟他说了。”王妈妈説。我说“谢谢”,放下东西就走了。晚上王家大孩子敲我家门,我开门,他便对我说“我爸爸说明天带你下乡呢!”“好的。”“骑车走。”“好的,谢谢!”总算有消息了。 我赶快找舅舅说,明天老王要带我下乡,是骑(自行)车去,你把车借我用用。舅舅说,“好的,小心点。”我的车技不怎么样。我们压根没有自行车。文革时,学校的树人堂常有红卫兵代表来开什么会,会有人将自行车停在树人堂前,有的人干脆不上锁。我们几个同学想学车就前去推一辆自行车到操场上,一个同学骑,几个同学扶,等有了点惯性蹬了起来大家再慢慢放手,就这样和同学们一道学会的。往往是在操场骑上几圈就将车送回原处。后来为了出去玩,还跟别人家借了车。有一次借车跑了一次远道,不过那次也是十分惊险。就是人们说的还不会走就想跑。自己车技不怎么样,上下车的技术都不行,还要骑车带人。因为借到的自行车少,去玩的四个人就借了两辆车,把会骑车的人扶上车就开始跳到后面的架子上让她带,记得是要去江都,公路上人倒是不多,不过突然在要上桥时,来了一辆汽车,我吓得连人带车摔倒在地上,刚爬起来,汽车就要到我们面前了,司机急刹车,“找死啊!”还说了一堆难听的话将我们骂了一顿。车技如此,但是明天要和老王下乡,我想一个人骑一辆车应该问题不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