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们的“幼小衔接”,需要角色转变!

 好书欧 2022-07-15 发布于辽宁

有些家长说完全没有料到孩子入学后学习会这样落后,被打击到几乎崩溃,甚至怀疑孩子是不是智力有问题。

这些家长之所以陷于猝不及防的困境,主要是对孩子上学后自己面临的角色变化及相应难题缺乏心理准备——

“小学生家长”与“小朋友家长”角色的职责、压力完全不同;

孩子上学后,家长会失去更多的自由时间;

家长对学校的制度化、规则化、复杂化认识不足;

与老师达成教育共识并非自然而然;

要重新建立适应孩子上学的家庭生活秩序。

家长首先要了解一年级孩子学习的特点。

比如孩子掌握的词汇量很少,理解力有限,课堂上对老师的话经常是听到半句、丢了半句,甚至会认真地把没做完的作业交上去。这不是孩子的缺点,而是这个年龄的特点。家长不用批评,而要记住跟孩子说话时要说得明白具体。

此外,家长要充分了解孩子面临的困难。

中小学几个阶段之间的衔接,难度最大的是幼小衔接:上学后的中心任务、学习方式、作息时间、班级规范、老师要求……都与上学前截然不同,跨度很大。短时间内能够适应的孩子只是极少数,大部分懵懂的孩子都面临多个困难,需要家长无条件的支持、温暖的鼓励。

在孩子达不到要求、写不好作业的时候,要保持温和、鼓励的态度并不容易。

家长要了解孩子面临的难处,要知道六七岁孩子稚嫩的心智经不起超负荷用脑,每次只能专注用脑15分钟左右。超时、超量的消耗以及家长的发火、吼叫和厌烦情绪,会摧毁他们的心智,让孩子害怕作业、恐惧学习、逃避家长。

孩子的幼小衔接,也是家长的幼小衔接。家长要多学一些家教知识,读懂孩子的特点,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尽可能避免教育失误,让孩子在学之初获得良好的起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