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花大隐陈继儒《梅花册》赏记

 宋小夔 2022-07-15 发布于北京

带雨有时种竹,关门无事锄花;

拈笔闲删旧句,汲泉几试新茶。

余尝净一室,置一几,

陈几种快意书,放一本旧法帖;

古鼎焚香,素麈挥尘,

意思小倦,暂休竹榻。

饷时而起,则啜苦茗,

信手写汉书几行,随意观古画数幅。

心目间,觉洒洒灵空,

面上俗尘,当亦扑去三寸。

但看花开落,不言人是非。

——陈继儒《小窗幽记》

使人有面前之誉,

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

使人有乍交之欢,

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陈继儒《小窗幽记》

片时清畅,即享片时;

半景幽雅,即娱半景;

不必更起姑待之心。

——陈继儒《小窗幽记》

这些年,不少人都会有一本《小窗幽记》在案头,随手翻一翻,或能有所小悟,说不定便点到了当下的烦心处。受益之时,也对作者陈继儒心生感激。

恰见龙美术馆在办《一花一世界》专题展,其中又有陈继儒《梅花册》,便欣然前往瞻拜。

龙美术馆(浦东馆)

敞阔的展馆天井

《一花一世界》专题展

称陈继儒梅花大隐自有理由,陈继儒有“山中宰相”一比,而“山中宰相”是南朝大隐陶弘景的名号;于松江筑东佘草堂,“屋右移古梅百株”,爱梅如此颇似宋代隐逸诗人林逋。此三位大隐,各相距约五百年,莫非是轮回转世使然。又均受当朝皇帝器重,名载史册。

梅花册

陈继儒,号眉公,又自称眉道人,擅画墨梅,此《梅花册》著录于《石渠宝笈》,八页墨梅绘于金笺纸,并诗画对题。西泠印社2013年春拍以2898万元成交。

擅画梅者元有王冕,王冕笔下生出了今年最有人气的两句诗: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看画

玉鳞寂寂飞斜月,

素手亭亭对夕阳。

此李颀诗也。

王吏部园中有亭亭亭。

陈继儒。

翠羽月中呌,

玉鳞风外斜。

眉道人。

月照梅花,

影落窓上,

宛似此图,

试为写之。

眉公。

暗香。

眉道人于顽仙庐戏写。

香雪

以暗香榜梅花,

不若以清浅题之。

眉道人。

一枝瘦鹤舞,

千行瑞雪飞。

眉公写于绿窗下。

香中别有韵,

清极不知寒。

咏梅者惟此诗为第一。

眉公。

陈继儒认为,咏梅诗第一者当推唐代崔道融之作: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一花一世界》专题展除了陈继儒的《梅花册》,还有石涛《花卉册》以及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等画家的花卉作品,可前往参观。

石涛《花卉册》

吴昌硕《红梅》

齐白石《蔬果四屏》

张大千《荷塘野趣》

陈继儒与董其昌至交白首,甚至在董弥留之际,是陈继儒陪伴在旁,并为装殓。所不同,董其昌官至礼部尚书,而陈继儒终身不仕。

***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

涵容是处人第一法

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


陈继儒仿佛能够预知当代人仍在经受些什么,那些清澈精妙又充满灵性和意趣的慧解,似乎颇能化解当代人的烦恼,难怪影响力不衰反增。

戊戌夏至记于上海龙美术馆

相关文章

白云 - 古代对隐士的别称

孤山探梅与诗仙林逋

一塔一庙我的城之上海

龙美术馆张大千遗珍展

美の旅程——记上海池坊花展

上博观画儿 常观常新

角里浮生三日 柿园一梦寻

震旦印象

访上博遇赵之谦



好文推荐 点赞最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