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其实,你此生的“气数”好不好,别担心,老天会有最好的安排

 舒山有鹿 2022-07-15 发布于广东

01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这么一句话: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时机到来的时候,天地万物都会帮助你,让你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一旦气运消失,哪怕你是大英雄,也不见得能够做出多大的功绩。

气数这种东西,听起来玄乎其玄的,而且我们也看不到,所以我们就认为“它”不可靠。但是,所谓的气数,就是“看不见的手”。

资本市场中有“看不见的手”,那人世间的兴衰更替,也有看不见的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发展规律”。

诸葛亮刚下山的时候,就希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可是,在上方谷一战中,天降暴雨,救了司马父子,这让诸葛亮感慨“汉室气数已尽”。

有些事儿,人只能尽力去做,而无法改变最后的结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命”。命是什么?用曾仕强教授的话来说,无可奈何就是命。

而控制住命运的,就是这世间的“规律”。准确一点来说,是“发展周期律”。

02

我们不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发展周期律”呢?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经历“萌芽——兴起——兴盛——式微——衰落”的过程。当然,衰落之后,又是兴起的开始。

世道发展如此,而人生的发展,亦是如此。

为什么我们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是因为一切都是“难以预料”的。今天,也许是他家比较强大,明天,也许是你家胜人一筹。

有人提出过这么一个观点:“如果你的家庭已经极度有钱了,那你下一代的孩子,很有可能是来败家的。反之,如果你的家庭依旧落魄,那你下一代的孩子,很有可能会将家庭兴起来。”

这个世界讲究的,就是“物极必反”。

宋代宰相吕蒙正在《破窑赋》中写道:“时势不可尽倚,贫穷不可尽欺,世事翻来覆去,须当周而复始。”

所有的时机和势头,都不会长久地依附在某个人身上。对于贫穷之人,我们也不能欺负他们。要知道,这世事翻来覆去,本就是轮回更替的。

衰落的,会逐渐变得强盛。而强盛的,会逐渐变得衰落。这,不就是“周而复始”的自然发展规律吗?当然,这也是上文提到的“发展周期律”。

03

你此生的气数,在你出生的时候,就注定好了。

曾仕强教授在演讲中,提到过这么四个人。

姜子牙八十岁遇周文王,且被文王赏识,终于平定天下。姜子牙,得其人,也得其时,成就了一生的功绩。

汉初三杰之首的张良,在秦朝末年遇到刘邦,进而助力刘邦成立汉朝。后期,幸亏跑得快,不然就被刘邦杀了。张良,得其时,不得其人。

诸葛亮,在曹操统一北方之后才下山,虽然刘备器重他,但他还是无力回天。诸葛亮,得其人,而不得其时。

刘伯温,虽然投身于明太祖朱元璋的阵营,但他当过元朝的官,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当中。后来,刘伯温也抱憾而终。刘伯温,不得其时,也不得其人。

从这四个人的人生经历来看,其实我们能得出一个结论,你出生在哪个家庭,诞生在哪个时代,那你就会遇到什么人,做成什么事儿。这,都会受到“历史周期”的限制。

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唯一清楚的,就是我们的命运,跟“天时地利人和”有关。可是,如果我们哪一点都没有占到,那我们的人生,就真的悲苦了。

04

人生最好的态度,尽人事,听天命。

孔子说过,不知命,不足称君子。

为什么“五十而知天命”?因为“命”这种事儿,就铭刻于我们的人生轨迹当中。只要我们回顾前半生的经历,那我们就能彻底明白了。

有些人满腹经纶,胸怀大志,但他遇到了市场饱和的年代,那他就英雄无用武之地。因为市场饱和了,没有空间了,那你有才华也无法施展。

有些人才华一般,也没有什么志向,但他遇到了一片蓝海,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而且空间广袤无比,相信他就能顺势而上,从而打拼出自己的一番事业。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时也,命也”。

复旦大学的哲学教授王德峰,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四十岁之前不信命,是因为历练不够。而四十岁之后不信命,是因为觉悟不够。”

没有一定的历练,那我们就搞不懂人生怎么发展。没有一定的觉悟,那我们就不知道命数会如何变化。只不过,每个人的命运,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各有命”。

做人,只要尽全力,去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儿,让自己没有遗憾,那就可以了。而最后的结果,顺其自然就好。

文/舒山有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