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200人地毯式搜寻,男童被找回 “感谢各位父老乡亲,孩子找到了!”7月12日中午,经200多名搜寻人员地毯式搜寻,在深山中“暴走”47小时的利川市六岁男童,回到父亲彭昊的怀中。 两日前,这名男童外出买雪糕后不慎迷路,此后在山林中穿行两天三夜,累了就在草丛中躺下,其间一直没有进食,到山下一户村民家中讨水喝时发现。 6岁幼童走失深山 “村里彭家屋里的娃儿不见了,请你们帮忙找找!”7月10日19时30分,湖北省利川市公安局忠路派出所接辖区红沙村干部报警求助,称彭家的孩子在当天中午14时左右,从家中外出玩耍至今未归,家人四处找寻整整一下午无果。 接警后,忠路派出所值班民警谢棣立即前往现场询问家人和走访附近村民,了解孩子走失的经过,查看沿途监控,发现孩子走时身穿橘红色短袖,黑色短裤,他的身影于当日下午2时消失于监控中。随后,民警围绕孩子玩耍地和走失处,组织派出所民警辅警、家属、村民、村干部等四处展开搜寻。 因村内陆形复杂,悬崖较多、住户较少,山上树木茂密、天色已晚视线不清等因素,给搜寻工作带来不少困难。找了数小时后,时间已经来到下半夜,树叶上、草丛中,已经有了露水,行走起来湿滑不已,各搜寻组仍没有孩子的消息。 通宵达旦搜寻无果 搜寻现场 随后,利川市应急管理局有关人员、市蓝天救援队队员、消防队员、医务人员等也一道与正在搜寻的民警、村民通宵达旦地开展地毯式搜索。 200多人组成的搜救队伍兵分多路,在黑夜中拉着搜救犬,手持木棍、拿着喇叭,打着手电筒,以方圆2公里、5分公里的范围展开了扩大搜寻。从田间大棚到山上树林,从道路涵洞到村内石堆、旧院落、旧窑洞、窟窿,不放过一间房子,一条河流,一个水塘,一个沟坎,一个草丛等任何可疑角落。搜寻人员克服蚊虫叮咬、蛛网敷面、酷暑燥热的困难,用沾满泥土的脚步丈量着崇山峻岭,呼唤孩童的声音回响在大山里的千沟万壑。 “我们绝不能放弃搜寻,孩子这么小,迟找到一分钟就多一份危险!”民警谢棣说,他和参与搜救的其他人员都揪着心,一边踩着荆棘丛林、爬坡上坎,一边喘着粗气地为搜寻人员打气加油。 通过两天两晚的找寻,依然没有孩子的丝毫信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孩子不得而知的状况让人十分忧虑,所有人都心急如焚。搜救人员一边脚不沾地地翻山越岭找寻,一边在露天席地研判,商量搜寻重点、路线,扩大搜寻范围。 爱心接力找到孩子 与此同时,孩子走失的事引发利川人广泛关注,爱心人士、广大热心网友通过自媒体、朋友圈、微信群等获知消息后,纷纷进行接力转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孩子的一点消息。 随后,不少志愿者、爱心人士,附近拱桥、桂花、钟灵、回龙、小河、向阳、太平、双庙、兴隆等村村民,甚至一些利川城里的爱心人士,也都闻讯连夜加入到找寻孩子的行列。附近村民和爱心人士还为搜寻人员自发免费提供了1万余元的饮用水、西瓜、牛奶等物资。 通过搜救人员的不懈努力,7月12日中午传来消息,邻近的钟灵村谭姓村民给民警打来电话,称其回家运送农资时,发现家里有一个陌生孩子,他鞋子走丢了一只,身上多处有皮外伤,但不严重。 民警及搜救队员迅速赶往孩子所在的钟灵村,该男童正是红沙村彭家走失的孩子。经医生检查,孩子并无大碍,精神尚好。随后,民警和医生给孩子擦了药,喂了水、葡萄糖及食物等,将孩子平安交还给家属。 据家属问询孩子后介绍,孩子于10日中午与伙伴一起出去买雪糕吃,因途中伙伴提出到其他地方玩,他表示不愿意去,就独自走不太熟悉的小路回家,不料走迷了路。随后,他在山路上穿行三天两夜,白天边走边歇,累了就在草丛里、树下躺会儿,渴了就喝点山泉水,其间一直没有进食,直到12日中午才走到一户农家,欲找点水喝和食物吃,问询回家的路。 “谢谢大家!谢谢你们辛苦付出!”连夜从外地赶回的孩子父亲彭昊看到孩子安然无恙后,禁不住流下了激动的眼泪,连声向在场汗流浃背、疲惫不堪的搜寻人员和民警道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