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钩是古人用来连系腰带的,装饰在腰部的正前方。战国到西汉之间,人们越来越重视带钩的漂亮,争相佩带各种华丽的带钩。所以有“满堂宾客,视钩各异”的说法:嘉宾满堂,每个人佩带的带钩都是不一样的。 玉带钩在明清之时已成为装饰把玩的仿古玉器,明代玉带钩保存下来的数量很大,例如苏州虎丘王锡爵墓中出土有玉带钩,上海明墓中也出土有玉带钩。明代玉带钩有琵琶形、螳螂肚形、条形、圆棒形,也有的雕作龙、螭、鸟、兽等形。还有一种一半为钩,一半为环,分别镶嵌在玉带钩两端的称为玉带扣。 明代 白玉带扣 明代玉器的琢制特点 明代玉器的琢制总括起来有以下特征:其一,在雕工技术上不拘泥于传统方式,雕工刚劲有力,线条流畅,棱角分明,但在表现其粗犷、豪迈的特征时却往往忽视了细节的琢制。其二,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较为深刻,各种吉祥图案、语言、纹饰大量出现在玉器上。其三、花鸟、文人画等的数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四,仿古玉器的技艺日益成熟,作旧、仿沁已经到达了相当高的水平,几乎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明代的仿古玉器很多器型已与古物非常近似。 明代,白玉龙首嵌宝石带钩 1958年北京昌平十三陵定陵出土 明代 玛瑙带钩 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定陵地宫出土 明代中期,玉带钩 江苏省无锡市博物馆藏 明代晚期,玉带钩 1966年江苏省苏州市虎丘乡新庄王锡爵墓出土 明代 玉带钩 河南省浚县东环路出土 明代 玉带钩 河南省浚县东环路出土 明代 玉带钩 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定陵地宫出土 《龙首螭纹带扣》明(公元1368年~1644年) 明代 玉带钩 北京万贵墓出土 明代 玉带钩 明,安徽灵璧出土 明代 玉带钩 明,福建明德出土 明代 玉带钩 河南浚县出土 明代 玉带钩 江西樟树出土 清代玉器的琢制特点 清代玉带钩做工比明代精巧,抛光度也很高,钩头多样,别具匠心,艺术水平较高,有些雕龙、凤、螭的大钩,可称是玉带钩中的重器。玉带扣形如两个方板,一板为钩,一板为扣,两板可扣接,其上镶嵌宝石碧玺,带扣可接较宽的腰带。虽然清代玉带钩花样繁缛,但无论是工艺水平还是艺术水平,都缺乏汉代严谨、流畅的风格,均难以与汉代玉带钩比肩。况且,清代治玉工具仍是很原始的手动砣机,与汉代治玉工艺相比并没有多大的提高,因此难有大的升值空间。 翠带钩绦环 · 清代 翠螭纹龙首带钩 · 清代 帝王多用龙首带钩。 清代 青玉龙纹带扣 国家博物馆藏 《张骞乘槎纹带扣》清(公元1644年~1911年) 1967年上海市共和新路出土 清,台北故宫馆藏 清,玉带钩 安徽安庆出土 清,玉带钩 河北献县出土 清,玉带钩 黑龙江纳河出土 清,玉带钩 昆明刘家山出土 清,玉带钩 江西上饶出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