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话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与人交谈不仅要看场合、看时机,也要看对象,要善于和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否则,不仅会失人,还会失言。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说:“可以和他谈话却没有与他交谈,这就是错失了人才;不可以和他谈及却与他谈了,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不错失人才,也不说错话。”孔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言语排在德行之后,可见其非常重要。一个人有无学识,除了德行,就看会不会说话。会说话,不是指言辞美妙,而是懂得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而且所说的内容得体,语气仪态恰到好处,“不过”也“无不及”。从本章的语境看,“可与言”可理解为向君主提出建议意见,即有忠告劝谏之意;也可理解为同贤者深入交流沟通了解,以此发现人才并向君主推荐,便于量才录用,即有举贤任能之意。“不可与言”,面对某些场合、某些对象,不该说的话不说,如有人向孔子请教禘礼,孔子说“不知道”,其实孔子并非不知禘礼,而是因为鲁国君臣在行禘祭时有僭越行为和失礼之举,孔子作为鲁国臣子不便明说,这便是“非礼勿言”;也可理解为不在私下场合谈论政事,不在公开场合谈及秘密;还可理解为如若“与言”的对象智慧不够,就不必跟他谈论高深的学问道德,因为谈了别人未必能理解接受,还可能心生怨恨甚至引发毁谤。智者有自知之明,更有知人之明。什么时候该说、不该说,和什么人说什么、怎么说,进退有度,舍藏有方,这是人生智慧,需要不断修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