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以急性脾脏肿大,皮下及浆膜下组织呈出血性胶样浸润为特征。
【流行特点】本病多发生于夏季放牧时期,发病牛/羊是主要的传染源。发病牛/羊及其尸体的各器官、组织及血液,特别是天然孔流出的血液含有大量的炭疽杆菌。由于炭疽杆菌芽孢在土壤中能长期生存,并在一定条件下发育繁殖,因此,当对病牛/羊处理不当或病牛/羊的排泄物、分泌物未经彻底消毒而污染了土壤、水源、牧地等,则可造成持久性的疫源地。
所以,在洪水泛滥时,河流附近、低湿地区易暴发炭疽病。
炭疽杆菌虽可感染人,但人的易感性较低,主要发生于与动物及畜产品接触机会多的人。
【典型临床症状】根据症状和病程可分为3种类型:
(1)最急性型 本型的症状不明显,牛/羊在使役、放牧、休息时或在牛/羊舍里、放牧场上突然倒下,出现昏迷、呼吸极度困难,可视黏膜呈蓝紫色,全身战栗,心悸亢进。濒死期,天然孔出血,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死亡。
(2)急性型 本型最为常见。潜伏期为1~5天,一般症状轻微,患病牛/羊的体温高达41~42℃,精神不振,肌肉颤抖,磨牙,食欲减少,最后废绝,反刍、泌乳停止,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发绀,初期便秘,后期腹泻,妊娠牛/羊常发生流产,病程为1~2 天。
(3)亚急性型 本型常在颈、胸、腰、外阴部及直肠内发生炭疽痈,舌肿大呈暗红色,有的发生咽喉炎,呼吸困难,肌肉颤抖。由于肠道发生炭疽痈,患病牛/羊下痢且带血,肛门周围浮肿,排粪困难,粪内带血,病程为2~5天。
【典型病理变化】 最急性型病例除脾脏、淋巴结有轻度肿胀外,其他见不到肉眼可见病变。急性型病例呈败血症病变,特别是脾脏显著肿胀,脾髓呈黑红色,软化如泥状或糊状;淋巴结也肿大;胃肠道呈出血性坏死性炎症;死于败血型的牛/羊,尸僵不全,尸体极易腐败,瘤胃臌气,天然孔出血,血液凝固不良。多种器官出现炭疽痈,在咽部,肠系膜淋巴结可见出血、肿胀、坏死。
【鉴别诊断】
(1)牛/羊炭疽病与牛/羊巴氏杆菌病的鉴别 二者均有精神不振食欲不振、废绝,反刍停止、腹泻等临床症状。但二者的区别在于:牛/羊巴氏杆菌病的病原为巴氏杆菌,患病牛/羊表现为胸膜肺炎。剖检可见胸腔积液,肺脏切面呈大理石样病变,胸部淋巴结肿大,切面有出血点。但见不到炭疽那样临死前天然孔出血、血液凝固不良、死后尸僵不全及脾脏急性肿大。实验室检查巴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两端浓染的细小球杆菌。炭疽杆菌则为革兰氏阳性、两端平直、呈竹节状带有荚膜的大杆菌。
(2)牛/羊炭疽病与牛/羊气肿疽的鉴别 二者均在洪水泛滥地区易发生,多发于低洼地区,病牛/羊均有体表肿胀、步态不稳等临床症状。但二者的区别在于:牛/羊气肿疽的病原为气肿疽梭菌。病牛/羊的肿胀部初发热,按压有捻发音。剖检可见肿胀部肌肉呈暗红色或黑色,可挤出酸臭、有气泡液体。涂片镜检可见气肿疽梭菌。
(3)牛炭疽病与牛恶性水肿的鉴别 二者均有精神不振、发热、可视黏膜充血、腹泻等临床症状。但二者的区别在于:牛恶性水肿的病原为腐败梭菌,病牛多发生于外伤、分娩和去势之后,特征是伤口周围呈气性、炎性肿胀。实验室检查,可取肝脏做触片染色镜检,牛恶性水肿可见革兰氏阳性的大杆菌(腐败杆菌);炭疽杆菌虽为革兰阳性大杆菌,但菌体两端呈竹节状,与腐败梭菌完全不同。
(4)羊炭疽病与羊快疫的鉴别 二者的病原菌均为大杆菌,能产生芽孢,并且病羊均不显症状即突然死亡。但二者的区别在于:羊快疫的病原为腐败梭菌,病羊死后尸体鼓胀,剖检可见皱胃幽门有出血斑块和坏死,肝触片镜检可见腐败梭菌。
(5)羊炭疽病与羊肠毒血症的鉴别 二者均有肌肉颤抖、磨牙等监床症状,病原菌均为大杆菌,能产生芽孢,并均不显症状即突然死亡。但二者的区别在于:羊肠毒血症的病原为D型产气荚膜梭菌。病羊下痢,粪有黏液、血液、恶臭,卧时四肢划动。剖检可见肾脏充血、变软,小肠和肾脏可发现D型产气荚膜梭菌,小肠内可检出β毒素。
(6)羊炭疽病与羊猝狙的鉴别 二者均表现痉挛,病不久即死亡。但二者的区别在于:羊猝狙的病原为C型产气荚膜梭菌。病羊表现为昏迷、痉挛、疝痛。剖检可见十二指肠、空肠黏膜充血、糜烂、脱落,有的区段有溃疡,小肠内充满血液和组织碎片。骨骼肌在初死时正常,经8小时肌间积聚血样有气泡液体。腹腔液及脾脏可分离出C型产气荚膜梭菌。
(7)羊炭疽病与羊黑疫的鉴别 二者均常不显症状即突然死亡,死前不食、昏迷至死,以及心包积液等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但二者的区别在于:羊黑疫的病原为诺维氏梭菌。病羊昏睡,俯卧至死。剖检可见皮下静脉瘀血,皮肤呈暗黑色,胸腹腔液与空气接触易于凝固,脾脏充血、肿胀,并且有直径为2~3厘米的凝固性坏死灶,周围有鲜红充血带。肝坏死灶中可分离出诺维氏梭菌。
【防治措施】
1)做好一般性防疫。春秋两季各进行1次炭疽病预防注射。对于牛,无毒炭疽芽孢苗,1岁以上的牛可皮下注射1毫升,1岁以内的牛注射0.5毫升;炭疽2号芽孢苗,可皮下注射1毫升,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对于羊,应用炭疽芽孢苗(对山羊不宜使用)及炭疽2号芽孢苗进行预防接种,接种 14天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
2)查明疫情,采取应急措施。发生炭疽病后,应立即查明疫情,报告上级,规定疫区,进行封锁并检疫,隔离治疗,并采取预防接种消毒等紧急防治措施。
3)严密封锁,隔离治疗。抗炭疽血清100~300毫升,1次静脉注射。必要时12小时后再静脉注射1次。青霉素100万~300万单位,链霉素2~4克,每天2次,肌内注射,直至痊愈。抗生素与免疫血清同时并用,效果更好。另外,可静脉注射10%磺胺嚓唑钠100~200毫升,或者磺胺二甲基嘧啶,每千克体重 0.2克,内服。
注意
由于炭疽杆菌芽孢在土壤中能长期生存,如对病牛/羊处理不当或对病畜排泄物、分泌物未经彻底消毒而污染了土壤、水源、牧地等,则可造成持久性的疫源地。因此,对可疑病例不要轻易剖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