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一行,成一行的秘诀

 低调日记 2022-07-15 发布于河北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老A:最近观察到圈内几个人做一行,成一行。

这些人是怎么成功的,你思考过没有。

我说:这个肯定是思考过的,我前阵子就在思考这些人做事的底层逻辑。

老A:那你思考出了什么?

我说:空杯心态是第一位的。

老A:你这个说法有点牵强,提起空杯什么的,大家感觉就是和成功学一样。

我说:我最初听到空杯这些词,也是不屑一顾。

但是你去看那些一行行,行行行的人。

一定是忘记过去所有的荣誉,从0开始的。

最可怕的其实是拿老思想做新项目。

老A:想起我当年也是如此,真的是被迫转型,那时候只想怎么快速拿到成果。

而且也没有什么所谓空杯,就是快速学,快速做。

我说:现在环境这么不好,其实不变是等死,变是找死。

现在无非是躺着找机会,和主动找机会。

不能说对错,但是我最近发现,拿着旧思维主动找机会的输的一塌糊涂。

空杯心态去找机会的,还有一些希望。

我说:在我看来,不断成事的核心在于。

①空杯心态:做一个新项目,忘记过去的成事法则,就是敬畏之心去做这个事情。

②实事求是:不要听别人和你说能不能,看实际情况,尊重事实。

③快速尝试:不纠结,马上做,不做注定是100%失败,做还有50%的成功。

④跟进同行:做任何项目先找100个同行,追踪同行,迭代动作。

⑤量变质变:量达不到,不要谈质变,别人做10,你要做100。

⑥快速学习:在任何一个新的项目上,唯有不断地学习和钻研才能拿到结果。

⑦适者生存:详细看下面这一段话。

市场环境变了,这个时候需要进化。

我认为当下是一个很好的进化场景,适者生存。

为什么很多物种活了上千年,陆地生活的动物也到了海洋,体格大的被迫变小。

这些物种的演变,哪一个不是经历了一次次恶劣的环境。

所以能不断成事真的要去思考生物进化的逻辑。

老A:这段说得对,适者生存,物竞天择。

我说:昨天看到这样一段话。

其实公众号是一个我们单项输出的平台,你写的好与坏,其实是没有一个相应的评判的。

因为你写得好,阅读量不会多太多,写得差,也不会少太多。

但是抖音不同,一个内卷的机制之下,会让你被迫生产更优质的作品。

所以为什么很多公众号主是很难转型抖音的,放不下自己现在的一切。

还有就是最可怕的是,我们自身认为,自己的创作能力不错。

10个写公众号的,8个人认为写的都比别人好。

其实本质上还是没有一个标准去和对手竞争。

别认为阅读量是,其实也不是,本身很多公众号是买量的。

抖音就是相对竞争的关系,那么大家肯定都很内卷。

作品不好,就是不好,很难播放量很高。

当然衡量好不好的也不只是一个播放量的问题。

这里强调的是竞争环境的问题,时代的改变要学会适者生存。

不去入场的后果可能是慢慢死亡。

之前我认为有内容做抖音什么时候都不晚,其实这个观点是相对错误的。

平台是内卷的,比你聪明的人有很多,内容表现形式一直在变,很可能你的内容已经不适合平台的后半端。因为观众听过看过的越来越多了。

海参当年12个天猫都是高端玩家,现在100个天猫也是弟弟。

老A:一个人不断成事的很重要的要素你也说出来了,主动迎接挑战。

我说:想拿到一个大的结果,绝对不是在原有赛道,一定是存在一个机会巨大,但是挑战也是巨大的赛道。

我说:其实真正持续成事的人,是有个很多人不说的要素。

老话说:

一行行,行行行。

一行不行,行行不行。

不是项目不行,多半是你自己不行。

新人创业最重要的是把一个事做成,然后形成一套做项目的底层方法论。

虽然说是空杯,但是都是带着底层逻辑去创业的。

空杯是对项目的敬畏之心,但是同行一个成过事的人做事,和一个没成过事的人做事还是差距很大。

因为人家脑袋中有一套做事方法的地图,1.2.3.4.5.6,是按照逻辑和方法在做事。

但是如果你是没有做成过一件事情,你的操作方法可能是:3.5.4.1.2.6,是乱的顺序在做事。

这才是成事的底层逻辑,少挑项目,先做一个自己抬抬脚够得到的,然后成了之后,建立起一套底层逻辑,再去一步步的走,可以理解为走楼梯的模式。

先到1楼,才能2楼。

但是很多人总在1楼,思考10楼,但是努力一下才爬到3楼。但是感觉累得要死,于是说,不行了,我要放弃了。

循序渐进,才是成事的根本要素。

在你什么都不行的时候,没有任何的项目在你眼中是完美的,和项目无关,是你不具备做完美项目的能力。

王者段位的高手虐钻石都是虐菜,但是青铜段位的选手打钻石那是找死。

所以老A,你哪怕身无分文,你从零开始也一样能赚钱,重要的不是你现在拥有的,是你具备拥有这些的能力。

老A:和我前阵子刷到海参的一个视频的观点很像。

重要的不是海参有三五十万的私域,是他具备持续搞流量的能力。

所以这才是不断成事的核心,在于持续得锤炼自己的底层能力。

我说:表面上看的是不断成事,背后的付出是很多人看不到的。

老A:最近不是开始搞流量了,有啥新的收获没有。

我说:主要是思考清楚这样几个点。

①不和平台对抗的方式去搞流量

这样是注定不长期的,之前很多朋友给我推荐了一些免费的方法,但是很多都是对抗性的,后来问了下他们损失也很惨重。

②找到平台扶持的一种方式搞流量

就是这个方法当下平台相对扶持,而且还存在一定的红利阶段。

③持续可复制的去搞流量

就是这个方法能持续1-3年,且不断地可以进行去做,靠铺量能解决流量问题,而且不和平台对抗,能持续的去做。

④确定性大于一切

要找到持续能搞流量的方法,而不是短期的一波,持续每天进粉才是长久之道。

其实就是找到一些方法,然后开始迭代测试,我都说了一年的时间去搞流量,我愿意慢慢去尝试。

方法就是信息差,很多可以花钱买到,但是真正找到适合的方法,才是关键。

搞流量大多数方法都是量变到质变,以及成本核算的问题。

很多朋友如果有好的方法也可以共同交流,付费也接受。

温馨提醒:

暑假到了,很多大学生兼职都可以找来搬砖。

价格低,效率高,有不确定性的事情和项目,用这些人测试最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