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雪球 只看净值的基金分析是小学一年级的分析水平,今天就穿透净值进入小学二年级的水平,来分析10个消费主题基金。 首先需要强调,关于哪些行业属于消费并没有非常明确的界定,有的把医药纳入消费,有的把汽车纳入消费,还有部分消费主题基金会买入宁德时代,还有消费电子是否属于消费的范畴呢?这个界定的标准取决于个人。 01 基本信息 下面是待测评的10个消费主题基金的基本信息。 从规模来看,首尾差别差别大,比如汇添富消费行业,规模超过170亿,最小的消费红利增强LOF只有0.16亿。成立的时间也有比较大的区别,最老的基金已经有11年时间,对于消费红利增强LOF成立不到3年时间。除了消费红利增强LOF是增强指数基金外,其余都是主动权益型基金。 下面是部分基金的基金经理变更情况。部分基金的基金经理变更比较频繁需要注意。 注意财通资管的这个于洋跟富国的于洋不一样。 02 历史业绩 为了更好地比较历史业绩,引入一个业绩基准:中证800消费,也叫做中证主要消费指数。 这个指数主要覆盖了食品饮料和农林牧渔。 而且该指数存在相关的指数基金,如果相关主动基金跑不赢指数,那还不如直接买指数基金。 从每年收益来看,2019和2020年是消费主题的高光时刻,业绩非常靓眼,尤其2020年,部分基金收益直接翻倍。2022年整体收益都偏低,但不同基金的收益存在一定的分化,比较好的是宝盈消费主题,交银消费新驱动,但华夏消费新驱动等业绩相对比较差。 从产品的相关性来看,部分基金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强,比如交银消费新驱动,富国消费主题和中证主要消费指数。 从近5年历史业绩来看,(截止日2022-07-01),华安安信消费主题从收益风险性价比来看,整体表现最优。除了宝盈消费主题没有跑赢指数外,其余都跑赢了指数。 从近4年来看,华安安信消费依然表现最优,所有基金都跑赢了业绩基准。 从近3年来看,也有类似的结论。 从近两年来看,财通资管消费精选并没有跑赢指数。 从近一年来看,仅有少数几个基金跑赢了指数,可能在熊市环境下,指数的抗跌能力比较强。 从历史业绩分析来看, 华安安信消费服务的历史业绩远超其他同类,可以关注,虽然这个基金有基金经理变更,但现任基金经理王斌从2018年就参与基金管理,所以基金经理变更影响不大; 另外,富国,大成和汇添富消费基金主题也可以关注。 消费红利增强LOF,这个成立时间比较短,如果是对消费红利指数特定感兴趣的指数基金投资者可以关注一下; 03 持仓分析 整体大类持仓都是偏股票,这个没有太大的争议。 再往下一层,华夏新兴消费持有一定比例的港股。 如果在往下穿透一层:虽然都是消费主题,但是在持仓上还有一定的差异的。比如华安安信消费服务,大成消费主题等持仓其实相对比较均衡,在消费产业,医疗健康产业和制造产业都有一定的持仓。富国消费主题,汇添富消费行业,还有交银消费新驱动,消费红利增强LOF相对来说,消费属性更强一点。 如果从2020年一季报的前十大重仓股来看,部分消费主题基金也持有一定的新能源行业股票,比如晶科能源,宁德时代,赣锋锂业等。 从Wind主题行业来看,主要还是白酒和食品行业,但是部分基金持有银行,软件,半导体等。 从股票风格因子来看,整体都偏向于大市值和高盈利(高端白酒为代表),但是在估值上有一定的差异,消费红利增强LOF,更多的偏向于低估值。 从抱团分析来看,除了消费红利增强LOF抱团不是特别严重的话,其余基金抱团都比较多,很多股票都是基金抱团股。 从十大重仓股来看,虽然都是消费主题,但部分基金持有新能源行业股票,并不是完全纯粹的消费主题基金。 04 业绩归因 下面分别从财报和持仓的角度去拆分基金的收益,拆分结果会有一定的误差,结果仅供参考。 统计的时间段是从2018年到2021年年报的收益拆分。具体拆分方法说明,可以看之前的文章。 其中,某些基金的打新收益占比很高。 比如对于宝盈消费主题,2018年之后的打新收益占比就很高。 对于大成消费主题也是打新收益占比很高。 财通资管消费精选A的打新收益占比也不低。 从基金经理的换手情况来看,汇添富消费行业换手率很低,基本属于持有不动,而且考虑到其持有的都是大市值的股票,所以其目前170亿的规模对其基金经理的调仓难度并不大。其余的基金经理换手调仓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果在进一步拆分,拆分到中信行业,汇添富消费行业,交银消费新驱动,富国消费主题的主要收益来源还是食品饮料,其次是医药。但华安安信消费服务的收益来源更加均衡,电子,化工,传媒机械等行业都有收益贡献。 05 小结 从长期业绩和业绩归因来看,华安安信消费服务历史业绩最优,但是其持仓相对比较均衡,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消费主题基金。如果单纯只看消费主题(主要是消费行业和医药行业),值得关注基金的是:汇添富消费行业、交银消费新驱动、富国消费主题。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三个基金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抱团,不过这也是消费主题行业基金的通病,毕竟好的股票就那么几家,很容易形成共识性的看法。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
|
来自: 心翔PN > 《消费行业基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