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远行

 天地闲人 2022-07-15 发布于陕西

         

       短到出门几天,长到几个月、几年做客他乡,我们都要收拾行李、和亲朋好友告别,周密地计划准备。如果这么说的话,那死亡岂不是一次历时最长的远行,如汉乐府五言诗中说的一样: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那么,为了这次远行,我们又做过什么准备?妈前几年做了一次心脏病变的测试,虽然她嘴上满不在乎,说得很轻松,但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她的恐惧和无助。我在医院里跑来跑去送饭,结账,朋友说其实这些琐事你可以做,也可以不做,我更想看见的是你真正强大起来,当父母真的倒下的时候,你可以给他们内心力量。当时我扪心自问,我的确没有这种力量,既不能面对父母的老去,也没有认真想过他们如果真的离去,怎么办?老妈天天咋咋呼呼,看似仿佛是一家的主心骨,其实我心里很明白,如果爸不在了,她活不下去;而爸就不同了,内心强大的人是安静的,好多年前爸看见电视上卖公墓的做广告。沉默寡言的他就给当时还在上大学的我像交代后事一样说,如果有一天我去世了,带上我的骨灰把它撒到我家乡的汉江河里,人死如灯灭,其实这些都没有意义。你也不需要纪念我,只要把自己有生之年每一天都过好,如果人真的有灵魂,那么爸爸就心安了。当时我根本就听不懂,傻乎乎地笑了一下,反问爸,你说啥呢。如今人到中年,四十不惑,四十不惑,真的很有道理,忽然想起爸曾经说的话,很有道理。而我也发现,其实爸早就准备好了远行,也早就做到了陶渊明说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中国人是讳言生死的,我们从不和任何人谈起这件事,仿佛不存在一样,如果有亲人、或朋友离世,还总是说很突然。妈每次给我打电话时,总会在结尾汇报一下家属院谁谁又去世了,我能感到她在发布这些消息的时候是非常难过的,一半为自己的老同事、老朋友,一半为自己,因为没准备好,所以恐惧。我长大的那个院子仿佛一个原始村落,几十年来人员没有太大流动,仿佛萧红笔下的《生死场》,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生老病死,比任何一部电视剧都精彩丰富,如果不是怕写了有人告我侵犯隐私,我早就把他们的故事写下来了。那些在我看来已经是大叔大妈辈的人,都曾经那么鲜活生动地活过、爱过,有些故事甚至让我感慨唏嘘一代人的芳华已逝。我最震撼地是去年邻居阿姨的去世,我小时候和小伴在她婚床上跳着玩的情景历历在目,发小洁叹口气说哎,她也就比咱们大十几岁。我怔住了,仿佛听见时间踩着钢铁般的步伐正在日夜兼程向我们走来,让你躲闪不及,无处可逃,一个也不能少。

       有时候死亡不一定必须是肉体的死亡,精神的死亡比肉体的死亡更痛苦;如果你从那种死亡中活过来了,便能笑看生死,穿越在生死两界,俯瞰人世微波了。如果有一天,我飘然离去,不必为我伤心,因为我已经活过、爱过、写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