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发琐忆

 天地闲人 2022-07-15 发布于陕西

        小学的时候,我一直是长发。初中毕业那年,考上了重点中学,出于一种不剪发无以明志的心理,剪成了刘胡兰的发型。后来看了卫视中文台的偶像剧《热力十七岁》,非常喜欢女主角的发型,可是理发店却剪不出来。时尚前卫

的润一副料事如神的口气,呵呵笑着说:“你去的是那种国营理发店吧,当然剪不了了,你要去发廊!”一天,放学,我推着自行车,润陪着我走在附中那条街上,看见一家发廊,润说进去吧,我陪你;当时那种心理好奇怪,比和喜欢的男孩在一起还紧张。发型师是一位文文静静的女孩,一下就让我放松了。她给我剪得很细致,润坐在一旁耐心地边看边等,最后的效果不能说完全和想象中的一样,但的确和国营理发店剪的不一样。再后来,门口经营了几十年的国营理发店忽然间就倒闭了,发廊遍地开花,一场美容美发的革命悄然完成了,我不得不佩服润在时尚方面的敏锐。

        大学,我当时和丁丁去各地旅游的时候,总是喜欢买衣服。丁丁自己虽然气质像樱桃小丸子,但却对我说,她看一个人,尤其是第一印象,主要是看头和脚,让我好好把自己的发型搞一下。丁丁给我介绍了她妈妈的发型师王师傅,丁丁说你知道吗,人家都是坐着剪头发的,腰间一排剪刀!等我见到王师傅,和丁丁说的完全吻合,坐着,腰间一排剪刀!和当时剪头的均价十元相比,王师傅是他们的三倍,但是效果的确不同。同学们说很有型,前看,后看,左看,右看,都很有型!我又把母亲介绍给王师傅,她做好发型以后也获得一致好评。随着了解的深入,才知道任何一个行业想要与时俱进都要不停地学习,王老板经常带着他的团队去世界各地学习美发的前沿动态,汲取灵感。王老板说年轻的时候,他经常在店里看马路上的人来人往,通过他们的衣着、举止,想象配上什么样的发型会更好。这让我想起台湾导演侯孝贤,他说最喜欢在公交站看人,那么生动真实,也许有一天就会出现在他的镜头下,怪不得我看侯导电影时完全没有看电影的感觉,就像生活本身一样,在平淡与平凡中平静地对视。

         美国两年生活,一向注重发型的我,剪了几次后都不满意,不是钱的问题,而是美国发型师不擅长剪东方人的发质。于是我尽量少剪,又变成了刘胡兰的发型,回国前想着要见朋友还花了三十刀临走前又剪了一次,结果一回国就被朋友们逼着理发!好吧,我习惯发型师给我剪发的时候闭上眼睛打个盹,一睁眼,我对这个发型很满意,又回到了出国前的样子。他说我可以试着染一下浅一点颜色,显得精神一些,本着不断尝试新事物的心态我同意了。染发时间很长,因为最近早上醒得特别早,朋友说这就是倒时差,所以我又打个盹。一睁眼,面前是一杯玻璃杯装的清茶和几个我爱吃的小橘子,我觉得很暖心。我刚捧起茶杯,对面的女顾客就对给她做头发的服务生大喊你还不先去给我倒杯水,她的女儿献给她一朵玫瑰花糖,她用手一拨说去去去,我不吃这些发胖的,然后又吆喝门口的老公去楼上海底捞给她排队。发号施令完毕,心满意足地玩着手机,嘴角一丝不易察觉的满足感和优越感,仿佛君临天下一样。这是一个扫兴的人,扫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兴,包括我端起清茶的美好心境!

         头发做好了,一向保守的我看着这种我在大学时代的造型,对发型师说这不符合我的年龄和身份,他倒很有耐心,说你先看两天,如果实在接受不了你再来找我。见到朋友,他说很好啊。我想起另一位朋友看见我闪亮的CROSS鞋说,你是什么身份,一颗少女心的女博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