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味 · 道

 天地闲人 2022-07-15 发布于陕西

有人评价我的文章说,味觉先行,文中用了两次“涩”,善。刚好我在毕飞宇的书里看到,味道才是一切事物的本质,形体和颜色也只不过是味道的附庸。这正是得诗家三昧。

不过,我们评判其他事物时,不也是味觉先行吗。

中国人很有意思的,深受老庄思想影响,至味无味,这个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比如刘邵《人物志》中谈到各种人物的品鉴方法,但他说最聪明的人有什么特点呢?平淡,“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

元四家的画,其味也是淡、淡、淡,其画中山、石、树、水、房屋、小桥都显得格外宁静、平和,但却有一种江山无限的深远意境,似淡实浓。

宋诗也讲究平淡,经常有人拿唐诗和宋诗做比较,差别也在“味道”不同。

唐诗有一种绚烂的美,雄姿英发,仿佛一个二十多岁的翩翩少年,青春的光芒让人炫目;宋诗是绚烂之后的平淡,它是阅尽沧桑饱尽世事的中年人,成熟、稳重、内敛。

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大多数情况下通往“平淡”之路却是不平淡的,如苏轼,是超越生命苦难后的萧散与闲适。

张曼玉风情万种,严格意义上她并不是美女,但却很有味道,味道在眼波流转之间,在曼妙的身姿摆动的节奏里,在欲说还休的吴侬软语中。这恐怕就是所谓女人味,与年龄无关,与色相无关。正应了那句话,形体成了味道的附庸。

我买了件衣服,虽然能穿上,但穿不出那种调皮中带点儿邪气的感觉,呵呵,书卷气太重。一天看见朋友穿着短袖和七分裤在门口逗小儿子玩,一副欲擒故纵的样子,脸上漾着孩子般天真的笑。我说送你件衣服,你能穿出它的味道。

她问什么味;赵敏,我最喜欢的武侠小说里的人物,坏得坦坦荡荡,聪明灵秀,对,就是这个味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