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欣赏

 天地闲人 2022-07-15 发布于陕西

我仔细思考“欣赏”涵义时,是十四岁,我问我喜欢的男孩喜欢我不。他写道:我欣赏你的热情;欣赏你的正直;欣赏你敢说敢做,敢作敢当,甚至你的出言不逊,也只因都为善心。

我果断地和这个我喜欢但不喜欢我的人断交了。对于我喜欢的人或事,我宁可完全放弃也不愿只取其中一小部分。

今日,看见蒋勋评李白写给孟浩然的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时,他说:在唐朝,朋友与朋友之间有一种投契,这种投契是出于对生命状态的欣赏。于是,我忽然想起这个人,这个词,原来“欣赏”是比“喜欢”更高的一种境界呢,超越了男女之爱。

那么杜甫呢,杜甫为李白写下“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真是一位知己啊。文学史上,李杜并称,而他们诗歌却迥然不同。李白乐府清越,清丽居宗,清新飘逸,有一种从人世里走出来的生命情怀;杜工七律,惊天地泣鬼神,沉郁顿挫,有一种悲天悯人、极为入世的责任感。而我感动的是这样两位性格、诗风完全不同的诗人彼此互相欣赏和他们伟大的友谊!

欣赏,也存在于敌我之间。杨家将和萧太后;苏轼和王安石。苏轼和王安石是政敌,但却是文友,并且相约告老还乡后一起归园田居。这份友谊着实让人感动,他们只是政治见解不同,但是精神在一个层面。王安石死后,苏轼写下挽联: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

欣赏,也可以隔着时间和空间的彼岸,莫逆于心,相视而笑。苏轼在贬谪的途中,总是随身携带陶渊明和柳宗元的文集,就是对他们生命状态的欣赏!一千年后的人们,不断研究苏轼,也是对他做人境界和艺术境界的仰视和欣赏。智商燃点高的人,只能在历史人物里找共鸣。

电视剧《延禧攻略》里,顺嫔对璎珞说,我们都是这个深宫里寂寞的人;璎珞逞强地回答我有明玉,顺嫔说你做什么都要给她解释,她真的懂你吗?不在一个层面的人,不会成为真正的朋友的。

这其实也是爱,知己之爱;欣赏不等于爱;但真正的爱,里面一定有欣赏的成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