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我找来周杰伦的御用填词方文山的书想了解这是怎样的一个人。边看他的书边听他写的歌,他的辞藻特别华丽,刻意在营造诗意和氛围,但却没打动我。 为什么?洗漱的时候,脑子里忽然冒出一句:为赋新词强说愁!对,方文山的问题就在这里,言隐荣华,过度追求形式,忽视了内容。 无论歌词,还是文字,都应该是情动而辞发。 赵雷的歌词,很简单,但他的歌词总会有那么一个点,会触动你。他是写歌词,也是在讲故事,讲你的、我的、他的故事。 阔别家乡十六载,第一天上班,广播里忽然传出了赵雷的《家乡》,我前一刻还在为堵车而生气,盯着红灯和人群发呆;后一秒就完全沉浸在他的“故事”里了,等我回过神来,迎着早春第一缕晨光泪如雨下……这些年,其实很少有歌、电影、人会特别打动我,赵雷做到了,不经意间就照见了你的人生,让你毫无防备便坠入他的情景中。朋友总是说,赵雷的《成都》也给成都这座城市定了“调”,有一种文艺范,不像西安那首歌那么土气。 再看陈升、林夕,他们的散文完全像白开水一样,仿佛是涂鸦的日记,但处处是生命的洞见,我居然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比很多文学大家给我的启示还多。所以他们的歌词也能找到那个点,人们感情的穴位。大学时,女生们唱《红豆》能唱到泣不成声,还有《天空》,歌词都很简单、明了,内里很纯净。 简单最难了。 吴念真,朱天文,为电影写剧本,他们也有这个能力(触动)。天文说,某个人在等红灯的瞬间,忽然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有了,但又好像什么也没有;绿灯亮,他马上混入茫茫人海,抬头挺胸,昂首阔步,刚才那一瞬便仿佛不存在了。电影打动你的不也是这些细节吗?剧本写得再好,演不演得出来就看演员水平了。 而生活,永远比电影精彩多了,并且每一个人都是主角。 那就为自己写一首歌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