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李陵传》,有所思

 天地闲人 2022-07-15 发布于陕西

很多年前,读古文观止中的名篇《李陵与苏武书》(应该节选自《汉书·李陵传》),李陵的无奈、悲愤、对大汉复杂的感情,千载之下,如在目前。

这几日,看到《汉书·李陵传》结尾的一段话,汉朝使者再次来匈奴劝李陵归汉,李陵答:归易耳,恐再辱,奈何,……丈夫不能再辱!

我不禁掩卷沉思,世间事大抵不过如此。

之前,看到戏曲里“四郎探母”,深夜,两军交战,四郎拿着公主给他偷的令牌潜到宋营探望佘太君,站在一旁的还有自己的结发妻子。这是见面,亦是诀别;是生离,亦是死别。我一直以为四郎最终回到辽营,是因为公主情深义重。不过,读到李陵的那段话,我有了新的理解,不是不想回,是回不去!自己会受辱,家族会蒙羞。也许,这才是龙应台父亲看了一遍又一遍,老泪纵横的原因吧。

我想到,彼时,周总理让人给台湾的“冬皇”孟小冬捎话,希望她能够回到祖国大陆振兴戏曲业,被孟小冬谢绝了。孟小冬何许人也?十二岁登台演出,演的都是英雄,你仔细看,她和一般的美女不同,眉宇之间有一股英气!当时她名噪京城,有人撮合她和梅兰芳,后又因为种种原因分开,她离开梅兰芳后,此生便不再相见,绝不同台演出,可见孟小冬的性情和倔强;孟小冬拜余叔岩为师,那时她已经小有名气了,完全是对师父艺术的崇拜,放弃了很多赚钱的机会,足见其志趣之不俗。后来她又嫁给了杜月笙,我倒觉得他们挺般配的,杜月笙懂戏、尊重艺术家。

所以呢,我觉得孟小冬不回大陆的原因也是,“丈夫不能受辱”!不得不说,对局势洞若观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