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屋檐洒雨滴

 天地闲人 2022-07-15 发布于陕西

  起源于陇西尚武的秦人,偏偏写了一首柔情百转、空濛迷离的《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认为是《诗经》中最抒情的一篇。

美是二元的。

我一位朋友是领导,工作的时候雷厉风行、杀伐决断,她说大家都不喜欢她,甚至不认识她的人都觉得她很厉害。我说,你知道吗?去年,樱花树下,你跟我聊天的时候,你的眼神,你抚弄头发的样子,我觉得好美,可惜我不是画家,不能记录下这动人的瞬间,不过在我脑海中已经定格了。

你的美,别人只是不懂得欣赏。正是因为有干练的那一面,这柔媚才显得那样迷人,摄人心魄。

我听朋友讲晚唐五代词,听了几节,还是喜欢不起来。太纤细,太柔媚了,的确,空灵、缥缈、如梦似幻是词的本质。他说,词体正是因为有了晚唐、宋初这些贵族文人的参与和改造才能登大雅之堂。

我的看法则不同。

词,非要等到苏轼、辛弃疾横空出世把一股坚韧、刚健之气融入词中,词体才获得了它应有的地位和价值!

苏轼不柔媚吗?辛弃疾不婉约吗?南唐词人和宋初文人能做到的,他们也能做到;他们能做到的,晚唐词人却无法企及。唐诗的伟大,在于题材的丰富和体裁的完备,词,也一样,晚唐词人在内容上、本质上,是对南朝宫体诗的一种延续,无论是对“形”或“神”的描述,并无境界的根本区别,只是艺术手法的不同。

风格是个人的,也是时代的。

如同诗大序里说的一样,亡国之音哀以思,他们的时代在词人的心里投下难以抹去的哀痛。

词,这种文体,在艰难中前行,还在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