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去经年(30)

 天地闲人 2022-07-15 发布于陕西

这期间,遥远来过几次,她每次都拿点儿东西,比如她从家乡带的辣子,或者包点饺子冻起来带过来。其实,遥远只比清大一岁,但是她总觉得清和宝儿就像两个孩子,她想多照顾照顾他们。

一天,清正和遥远电话聊天,收到西蒙老师的邮件,西蒙老师去中国进行学术交流了,他问清东亚学院有个介绍中国文化的活动清要不要参与,如果愿意的话,可以找姚老师,并给了她姚老师的联系方式。

姚老师?清迅速在记忆里搜索着这个名字,想起来了,就是第一次见西蒙老师时正和她讨论问题的那个中国老师,她一定是个严肃而不好相处的人吧。清怀着忐忑的心情拨通了姚老师的电话。

你好,我是东亚系的姚华。电话另一端传来的声音非常好听,你完全想象不出是六十多岁人的声音,但是态度很官方、生硬。

我是南清,西蒙老师的学生,他希望我能协助您主办的中国文化活动。

哦,是这样呀。姚老师态度缓和了很多,接着说,因为这是面对当地中学生的一个文化展示,所以任务比较简单,我们设了一些展台让孩子们也尽可能参与其中。我所在的是书法站台,你只需要帮我做一些辅助工作就行了,你愿意吗?

愿意。

好的,到时候你提前半小时过来就行了。很简单的。

好!

清兴奋了半天,真的,好不容易安顿下来,学校就放假了,整天无所事事,她坚持参加社区图书馆的英语学习和各种活动,就是为了充分利用一切机会感受当地的生活和文化。不过,马上又一些失落,小时候书法只练了三个月,也帮不上什么实质性的忙。

周末,清提前四十分钟来到了举办地点“学生中心”。看见很多孔院和东亚系的中国老师在搬东西,搭站台,有戏曲的、有音乐的、有书法的等等,姚老师十分钟后准时出现在门口,穿着正式的套装,带着丝巾,她并没有认出清。清迎上去,她礼貌性地笑着打了一个招呼,但很快就用眼神扫了一眼清的穿着,清觉得很不自在,她没有特别打扮自己,当助手吗,打打杂,干嘛要打扮成“主角”的样子。

姚老师和清从库房搬出要用的笔墨纸砚和一些装饰物,布置好了,姚老师简单交代了一下,她告诉清待会学生来的时候,可能想写一写,清只要帮她把写过的毡子晾干就行了。这好办!

很快开始了,果然很多学生非常好奇,聚集在这里,姚老师用的是墨和宣纸,其它学生用的是水和毡子,他们准备了十几张毡子换着来,人少还好,人多就顾不过来。外国学生握笔的姿势千奇百怪,写的字也奇形怪状,清总是忍不住笑,但是姚老师没笑,不仅没笑,还认真地纠正他们的握笔姿势。姚老师的认真也感染了清,人不多的时候,她也帮着姚老师纠正。人多的时候,清来回找地方晾毡子,一拨又一拨学生来了,走了,眼看中午了,基本上没人了,清帮姚老师把饭打来。她们边吃饭边聊。

姚老师一开始对清印象很不好,简直就是个不修边幅的傻丫头!但是通过这次活动,她重新认识了清,发现清心眼很实,心中暗想:以后有什么事也可以叫上这孩子。

清先开口了,姚老师,你写的字真好看。我小时候练了几个月,没坚持下来,好后悔啊。

也好多年都没练了,还是童子功。

童子功?哈哈哈

小时候,当时学校也不让上课了,没事干,爸爸就让我们几个孩子在家天天练字,当时也烦啊。

哈哈哈,您真有意思。

清也立刻感受到了姚老师的真诚和坦荡,和她想象的完全不同。第一印象,往往都是错的,尤其是那些可爱的灵魂!亲爱的读者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