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长沙看宋代文人的特展,读了陆游的诗,没觉得好在哪。早上又读了几首,也有同感,我衡量诗歌的标准就是有没有感动我。陆游的诗没有感动我。第一,太写实;第二,写的都是简单的感情,而文学境界的高下正在于描述出一种微妙的、难以言说的情绪。 因此,我觉得个别诗人,比如陆游,因为他的爱国情怀和爱情故事(真的动人吗),无意中抬高了他的文学地位。 随手翻到苏轼的《澄迈驿通潮阁》,却让人回味无穷,一如既往的大气,情感深沉,语言又平易朴实。 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艺术感染力并不仅仅来自语言,而来自情感的质量和叠加。比如这首诗,一个人往往是内心最寂寞的时候,才看得清自然世界的澄明。诗的力量,并不来自长桥,也不是海边的白鹭,更不是晚潮,而是这一切背后的寂寞,是“热闹”的寂寞。可这深沉的寂寞展示出的却是无边的宁静,作者真正经历了什么是不会出现在诗里的。出现的只是经历后一刹那的心情。 好诗好就好在常读常新,每读一次就重新认识这个世界,或者召唤出一些沉睡的记忆。尤其喜欢“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横”和“没”都很大气,天气苍茫辽阔无边的感觉扑面而来。让我想起刚去新泽西时,有一次心情落寞驱车开到海边,就那样坐在海边,看人来人往、鸟去鸟来,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海边的栏杆上写着一家人的名字,海风吹来,夕阳西下,很日常的情景却给人梦幻的感觉,让人感受到天地之间可以命名和不可以命名的东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