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两位很优秀的学生没考上研究生,我一度为他们觉得很遗憾。尤其是看见D坐在池塘边沉思,很惆怅的样子,我叫了她一声,她就飞奔过来和我畅谈了许久。最后,看着她远去的身影,我脑海里回想着她在课堂上讲法国汉语教学时那种自信和认真,久久不能释怀,人在命运之前是很无力的。 现在D在培训机构教孩子们语文,我经常和她探讨究竟如何教写作。因为我在大学教写作,觉得很无能为力,学生不是不聪明,而是感受力和审美能力在这个阶段很难再培养了。中小学如何培养真正的写作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又影响了很多方面,甚至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写作是一个人的核心素质之一。 另一位同学,在写剧本。也很好呀,他的文学感觉非常好,这是很难得的。“逐物实难,凭性良易”。我经常想,我们的电影不如泰国、印度,是因为没有好的剧本。剧本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影视作品的层次。台湾导演侯孝贤的成功有一半都是御用编剧朱天文的。 如果他们考上研究生,那不过是流水线上多了两个标准化的零件,走进社会朝着自己的天性“深造”,璞玉终将绽放光芒! 这样,我一下释然了。 文学史上那些改变一代风气的作家,比如柳永、关汉卿,用当时的眼光来看的话,他们都是“不务正业”的。如果他们真的醉心功名利禄,那将是文学史多大的损失啊!往别的领域看一下,也是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