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味字先行

 天地闲人 2022-07-15 发布于陕西

  有一次,我谈到最喜欢胡兰成的文章,就有人说:渣男、汉奸。其实姑且不说有些人只是没冠以汉奸的标签,实质还不如汉奸,玩转“各朝各代”。至于文章,好不好,一个是看里面有没有真性情,再就是才情。

胡兰成,有才情,但并不卖弄。文章有一种古文的雅致,又有现代文的随意闲适。且看,“沿溪钓鱼,山色桥影,桑竹人家,春风春日,皆在溪水里,人与溪水与鱼儿一样的鲜活”,明显可以看出古文功底。还有他对中国文学、文化的洞见,“中国建筑里有悠悠人世的光阴,小巷亦有一种深意”,“桃花种在闲庭里,只觉山风日色山下平畴远畈,村落午鸡。 如今我来写历史,也但愿能像这样的有人有风景”,“礼是不问对方如何,而只尽我的美意”……每每读来,沁人心脾,余味无穷。朱西宁是识货的,当胡兰成像丧家之犬一样流亡台湾时,他请胡来给女儿们当家庭教师,三个女儿后来都成了作家,尤其是朱天文——侯孝贤御用编剧。朱天文终身未嫁,会不会是喜欢他的兰师?世间再无胡兰成。

还有,周作人。

《雨天的书》序,不过百余字,彼时作者的心境便跃然纸上,仿佛墨迹在宣纸上慢慢荡开去,江南烟雨朦胧的情韵也漫溢出来,且有一种人生的况味。我常想,现代人感觉迟钝,不仅源于快节奏的生活,还源于居住空间的改变。文中,雨天,在江村小屋与友人喝茶闲谈,还有看不见的风景,既视听的空间,门前的雨帘,江水之声,雨落在万物的韵律……

附录:

自序一         

今年冬天特别的多雨,因为是冬天了,究竟不好意思倾盆的下,只是蜘蛛丝似的一缕缕的洒下来。雨虽然细得望去都看不见,天色却非常阴沉,使人十分气闷。在这样的时候,常引起一种空想,觉得如在江村小屋里,靠玻璃窗,烘着白炭火钵,喝清茶,同友人谈闲话,那是颇愉快的事。不过这些空想当然没有实现的希望,再看天色,也就愈觉得阴沉。想要做点正经的工作,心思散漫,好像是出了气的烧酒,一点味道都没有,只好随便写一两行,并无别的意思,聊以对付这雨天的气闷光阴罢了。     

冬雨是不常有的,日后不晴也将变成雪霰了。但是在晴雪明朗的时候,人们的心里也会有雨天,而且阴沉的期间或者更长久些,因此我这雨天的随笔也就常有续写的机会了。     一九二三年十一月五日,在北京。     

19231110日刊《晨报副镌》,署名槐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