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是个什么样的人,不要看他的“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可以读读他给裴迪的书信,“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什么意思?我不欣赏你,是不会跟你玩的!李白也一样,大家只会贴个标签“狂”,康震说李白很现实,我不是很认同,可能现在康老师也很现实,他也只能这样解读李白吧。的确,李白想建功立业(虽然没这才能,有位学者说李白和杜甫如果真的做了大官,就会成为千古罪人!),但他对这件事的渴望和他在多大程度上看重这件事是两回事。李白之所以活成了人们的偶像,就是一种全然无所谓的人生态度。杜甫给李白写了很多诗,李白好像只给杜甫写了两首,你不能说李白对杜甫感情不深,这就是他,是知己、是陌路,都无所谓。他真是老庄思想的人生实践者,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李白只有当下,爱与不爱、恨与不恨,都在当下。 无论王维的静,还是李白的狂,他们都是非常个性的人,而同时也是“纸老虎”。你必须给自己的怀才不遇找个理由吧!自己给自己壮胆。 而,强大的人是安静的,他的才情、抱负已经得到了完全的安顿,因此是平静的,比如欧阳修,当然强大的人是安静的,和谁是第一流的诗人、艺术家,这是两套评价系统。因为还有一句“诗穷而后工”。 我还想到两位朋友。 一位是艺术家,我们本来有很多共同语言,结果有一次我说你有一股不平之气,结果他气得在微信里就嚷起来了。我很不理解,我问朋友,我说错了吗?她说你没说错,人家心里也知道,不用你说。 另一位是我们公司原来的领导。从美国回来时,在洛杉矶看娟子,知道领导刚好在洛杉矶工作,想去看看。娟子说,你跟人家那种高端人士有什么可说的,我也有点儿担心,十几年没见过了。不过,当我开车到了湾区,他开门的一瞬,我就知道没什么可担心的,还是那么温和,一点儿架子都没有。豪宅里也有柴米油盐,也要生活,也有人间的情谊。他请我吃饭,牛排上得很慢,我不停地吃面包,他实在忍不住拉住我的手,别吃了,吃饱了待会咋吃牛排。我说不牵扯,还要再吃一个冰激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