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课——情感的质量

 天地闲人 2022-07-15 发布于陕西

韩剧很长一段时间都要安排女主死亡来提高收视率,没有内容的电影也要靠背景音乐来烘托氛围。文章也一样,刘勰说“俗皆爱奇”,还有华丽的形式,而好文章完全不需要这些,他依靠的是情感的质量和生命的洞见(下次说),这两者也是相辅相成的。

最近看了几位作家的小说,以及回想和思考了曾经读过的书,我忽然发现小说就像我喜欢的贾樟柯的电影一样,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发现无限波澜,关键是你有没有这种敏感度,选择什么样的事件,选择什么样的细节来写,这就是写作的天分。

比如张爱玲《半生缘》里,沈世钧的母亲从姨太太那里去接生病的丈夫,姨太太碍于尊卑稍稍起身敷衍了一下,丈夫在吃姨太太喂的药,连“眼皮都没抬一下”。母亲半生的心酸、卑微、隐忍都在里面了。后来父亲死了,母亲居然很释怀,甚至有些高兴,因为现在是真正的寡妇了!张爱玲太懂饮食男女了,她也是写日常生活的大家,《色戒》里的她也没有主义、没有立场,她只写人性,人性是永恒的。汉奸在听王佳芝唱江南小调时哭了,汉奸也是人。

北野武写小时候爸爸有一次给他们难得买了圣诞礼物,结果一回家发现圣诞派对已经搞起来了,爸爸很生气,把桌子掀了,走了。北野武这时才发现门口袋子里放的是圣诞礼物。爸爸那样一个粗糙的人,他是怎么尴尬地进了礼品店,怎样鼓起勇气想给孩子们一个惊喜,回家发现有没有自己都一样,一股无名怒火就窜上来了。我想北野武的爸爸一定也很爱他,只是爸爸也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他只是不会表达。北野武导演的《菊次郎的夏天》,菊次郎就是爸爸的名字,他对父亲的感情很复杂。大概,人们会觉得这算什么情感的质量,一枚神经病罢了吧。那大家还记不记的《红楼梦》里司棋因为厨房不给做鸡蛋,把厨房砸了,那哪里是砸厨房啊,是觉得自己不被尊重,把对生活所有的委屈、不甘、屈辱都发泄到了“好小一件事”上。

我们小时候经常写这样的题目“难忘的一件事”,结果半个班都是包饺子。所以,我们写的不是“包饺子”,是“包饺子”的心情,不同的情味,至少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写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