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课——多识草木虫鱼

 天地闲人 2022-07-15 发布于陕西

这个题目应该安全吧。

读到俞敏洪说“五一散步时忍冬花和山楂花次第开放……”,我赶快百度原来忍冬花就是金银花呀,还很香呢,暗香浮动。最近读吴军《阅读和写作讲义》,还有俞敏洪的散文,我发现这类书是可以一目十行的,半天就翻完了。可是有名就好卖是真的,但我很钦佩他们在百忙之中始终不放弃阅读和写作。也从侧面证明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

老舍说写作的人应该是个杂家。我讲写作主体的素质时谈到“感受力”,感知这个世界的能力,但你必须先识得这个世界,而世界又是一花一草构成的,一花一草总关情,作家深谙此理。

《静静的顿河中》,经常出现牛蒡花,“飞奔而过的马队,马蹄扬起的灰尘落满了路边的牛蒡花,牛蒡花睁着孩子般纯净的眼眸静静得凝视着顿河河曲”,这些景物描写营造的抒情性像紧张战争中的插曲,也给人带来审美张力,也似小津笔下的“激关枪的声音震落了梨花,我想如果我还能活着,我拍电影的时候会把这一幕拍进去……”也让我想到《三国演义》里的一张一弛的写作艺术,在刘备被人赶得没有立足之地时,穿插三顾茅庐,诸葛亮卧龙岗的诗意生活草堂春睡足,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扶桑,对,就是朱槿,据说是东海日出地方开的花……”,龙应台定居潮州陪伴母亲美君之后,从她的笔下我感受到了潮州的大武山生生不息,一草一木,一花一草,还有她的深情。木槿和朱槿仿佛两姐妹,但又那么不同,朱槿热烈奔放,仿佛要燃烧自己的生命,木槿则不同,淡淡的,像水墨色,你不觉是花,就那么自开自落了。“每天太阳一探头挺立,一百支黄澄澄的喇叭(软枝黄蝉)就像听到召集令的卫兵号手一样“噔”一声挺立,向大武山行注目礼。我爱她的万丈豪情,更爱她对众生的一往情深!

热爱草木虫鱼的朋友和我出去,朋友说你听乌鸫的声音,那是画眉……但我因为不识得,把这些声音都天然屏蔽了。一次听见鸟叫,我问你觉得这旋律像不像《菊次郎的夏天》,答:你应该说《菊次郎的夏天》像鸟叫才对啊!的确,心(艺术家的心)师造化(大自然)!

一草一木,皆涵至理。这世上凡是不灭的,都在自己的心里。我们共有一个世界,艺术家独有一个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