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样子——罗大佑

 天地闲人 2022-07-15 发布于陕西

第一次知道罗大佑是小学,听到同学唱《恋曲1990》。“或许明日太阳西下倦鸟已归时,你将已经踏上旧日的归途……”,不知道为什么,当时还是小学生的我就被他沙哑的嗓音、忧伤的调子、浓浓的诗意弄得神魂颠倒。现在想来,正是这些港台歌对我们进行了最初的审美教育,不然童年只剩下《闪闪红星》。

罗大佑的歌几乎伴随我整个青春期,我给蓉儿(初中数学老师)说我喜欢罗大佑时,她觉得难以置信,给我讲述当时他们在大学宿舍听罗大佑的盛况。同学们围着一台录音机,屏息静气,像收听敌台一样,那曲调仿佛海浪抚慰着心灵,各自陷入一种悠远的神情……

初中的时候,我很喜欢一个男同学,我们课间也经常坐在座位上聊天。少年的我,再听《恋曲1990》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想,我属于那种某些方面特别早熟(另一方面,永远不成熟)的人。那时我整天沉浸在长篇小说中,书中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我都不在意,我在意的是里面的爱情故事。比如《静静的顿河》中,阿克希尼亚和格里高利的爱恨纠葛。青春的我内心深处的激情和爱,一点儿不亚于游园惊梦中生命忽然苏醒的杜丽娘,在现实中我必须找一个实体,那么就是这个男孩子。毕业的时候,我给他抄写了《恋曲1990》,他给我回信了:我欣赏你的热情,你的正直善良,即使你出言不逊,也只因都为善心,但世上你这样的人太少……很多年后,润把他的微信推给我。我笑了,我要这干什么,我喜欢的,我难以忘怀的,不过是十四岁的我自己罢了。

淡入淡出,这个词很好。偶像不是一下淡出我们眼里和心里的,是慢慢的,经过一代又一代人,慢慢从时间中被抹去的。我上大学后,当同学们都在追捧F4时,我去听了罗大佑的演唱会。同学问,罗大佑是谁,哪个班的,我咋不认识……演唱会上,瘦得像虾米一样的大佑,窜上跳下,体育场的音响效果一点儿都不好,屁股震得轰轰的。从那以后,我对他的崇拜之情居然淡了,真是,千万不要寻找“初恋情人”!大佑的初恋是张艾嘉,他给她写了《小妹》。我一度觉得他们很般配,我甚至都怀疑《阿郎的故事》是不是有他们的影子。相爱的人并不一定能生活在一起,何况是两个星星般耀眼的人物,彼此会被对方的光芒伤害。

罗大佑的《闪亮的日子》,是他的成名作,年轻时的我并不知道好在哪里,就像最初的我们读不懂鲁迅。直到工作很多年后,奔波了一天的我,晚上窝在被窝里看电视,换台的时候忽然飘出这首歌,我居然泪流满面……

大佑,我在岁月里,和你重逢,如今的我尘满面,鬓如霜;而你一如既往的浪漫、诗意、忧伤,不变的你,伫立在茫茫的尘世中!

然而,罗大佑也并不是一味的温情脉脉,他是八十年代乐坛教父,至今无人能替代,还在于他始终不渝的人文关怀。他的歌词里甚至隐隐约约有一种政治预言和时代隐喻,“我们的孩子已经成了电脑儿童”,现在谁又成了“亚细亚的孤儿”……

罗大佑本质上是个诗人。诗写成什么形式,都是诗,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深处的爱和激情,显然今天的罗大佑仍然是个浪漫主义,他不会老去,浪漫到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