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月亮与六便士可以兼得吗?

 凤飞图书 2022-07-15 发布于浙江

人生漫长得转瞬即逝,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

2022年7月3日,这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一天。但是今天我看完了一本小说——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说实话我很少看小说甚至可以说几乎不看。《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还是18年一次礼物交换活动上,我收获的两本书之一:一本是《月亮与六便士》,另一本是《岛上书店》。

1

梦想是什么:是星辰大海,是诗和远方,还是皎洁无暇的月亮;

现实是什么:是锅碗瓢盆,是柴米油盐,还是硬邦邦的六便士。

奔赴梦想可能需要背井离乡,可能会穷苦潦倒,可能会遇到满地荆棘,可能会遍体鳞伤,还可能会遭受世人不解的谩骂。

奔赴梦想的道路,可能会是三月的风、七月的雨、九月的风景。到底是什么我无从而知。

“难道做自己想做的事、生活在让你感到舒服的环境里、让你的内心得到安宁,是糟蹋自己吗?难道成为年入上万英镑的外科医生、娶得如花美眷就算是成功吗?”

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我觉得的其中的月亮不仅是指梦想,或许是一种艺术的追求,更或许是一种内心的向往,它不局限于成功的优越感和欲望的满足感。

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是不同的,家庭幸福是成功、事业有成是成功、自由生活是成功、奔赴向往是成功...

什么是成功似乎不需要纠结,它到底是追求梦想、向往艺术,还是年薪百万...

一个真正追求自我内心向往的人,只在乎内心是否安宁,根本不在乎所谓的成功,也就更不需要去定义什么才是成功了。

2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本书的感觉是乏味的,这是在说什么,迟迟没有进入小说的主题。差点就放弃了,我是用自我怀疑的眼光在阅读——难道是我没读懂,难道是我意识层面不够,没理由呀!那么畅销的书籍,竟然就这样。

把书盖上,又翻开,还是决定继续阅读。其实阅读也很简单,如果读不下去了,就弃读呗,如果想再坚持看看,那就坚持看看,不需要什么理由,由心出发。我就是那种再坚持了一会的人。

读到第8章,主角查尔斯出现了,也就是从这里开始,阅读的兴趣渐行渐浓。

据说《月亮与六便士》是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故事为原型编写的。

讲述了伦敦证券经纪人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在不惑之年,为了内心所向往的绘画梦想,抛妻弃子,远赴巴黎学画。在异国他乡,穷困潦倒、糟糕透顶,绘画作品不与人分享,也无人欣赏。

经历种种遭遇后,来到塔希提岛,经过鲜花旅馆老板娘的撮合与当地女子阿塔结婚生子。在那个如伊甸园般的世界,他创作出了一系列佳作。在死前也算过上了一段世外桃源的生活。

但是不久,他便得了麻风病,生命一点点抽离他的躯体,他耗尽力气在房屋四壁绘出了一幅骇世巨作。但临死之前,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让妻子在他死后将巨作付之一炬。他的妻子也遵循了他的意志,将这天才的画作化为灰烬。

3

读完一本书,总会有些感悟。查尔斯追求艺术,不屑一切,以及他那让人厌恶的性格描写得淋漓尽致。

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

我看了一些书评,批判的挺多。这是一件好事,因为一个独立的人格本就应该:敢于从不同视角看待权威巨作,敢于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敢于表达自我的真实想法。

这样的抛妻弃子是不可取的,这样的粗怒自私是不可取的,于中国文化道德这是受世人鄙视唾弃的。于小说而言,它是一个故事,是一个人物的刻画,是否是一种夸张的手法,是否是描述一种向往追求的极致表现手法。没写过小说,我也不敢评价和说道。

任何东西总有人赞同、批判、怀疑、谴责,这很正常。视角不同,认知不同,经历不同,追求不同,价值观不同,人生观不同,爱情观不同,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言辞造句的习惯不同,自然看法也会全然不同。并无对错,也无从考究对错。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彼之蜜糖,我之砒霜。

但我认为,行为不必效仿,以免东施效颦。

如同当今,很多创业者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卖房、卖车、贷款、透支身体、大胆冒险 ... 最终成就事业。


我觉得这是他的事迹,并不是说模仿他的事迹,就能事业有成,
而是要有他底层的那种坚信、那种决心,那种魄力。而不是行为上的照搬,创业就要卖房,追求艺术就要抛妻弃子。这就难免有些荒唐了。

我告诉你我必须画画儿。我由不了我自己。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

有可能哪天信念到了,或许会这样做,但是行为与结果之间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月亮与六便士》仍然,查尔斯自私、偏执、疯狂,他的所作所为,绝不苟同。

我依旧歌颂他那种追求自我内心、向往艺术美好、放纵自由豪情的精神。

查尔斯晚年,遇到那个既可相守生活,又可以伴随追梦的阿塔,也是小说家对一个伟大画家的眷恋。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年田园生活,但这或许就是月亮与六便士兼得的写照。

当我和我老婆说起这本小说故事的时候,她问了我一句 “你不会也要抛妻弃子吧”

我呵呵笑了下 “放心,我没有艺术细胞。”

4

用王尔德的一句话来概括《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角查尔斯·斯特里克兰:

“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

高晓松在一次节目中说道:

“每个心里永远有两样东西,就像《月亮和六便士》,六便士当然是人们需要的,但你弯腰去捡六便士的时候,别忘了抬头看看天上那个月亮。”

那首高晓松脍炙人口的歌词,你会唱吗?这或许就是人们心中的向往。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最后问一个问题:

我们到底希望活成什么样子?(反正我是不想活成查尔斯那样)

是活成了父母的续集、子女的前传、朋友的外篇,还是真实的自己。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有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心中有“月亮”,哪里都是“星辰大海”。

人生漫长得转瞬即逝,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

有这样一句话很是鼓舞人心:纵使满地都是六便士,我也要奔赴我心中的月亮。

如果你觉得分享有价值,记得点击关注+点赞+在看+收藏,这样找到我更容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