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师范大学:墨浸书香,笔底生花

 常心舟 2022-07-15 发布于重庆

【来源:重庆共青团_基层传真】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小学开展书法教育,能够培养孩子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2022年7月14日上午,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 红花'綦’放”团队来到重庆市綦江区永城镇黄沙村便民服务中心,为孩子们上了一节书法课。

志愿者们将班上的小朋友们分成两组,一组先练毛笔,一组先练钢笔,经过半小时的练习之后再进行交换。

在练习毛笔时,志愿者先向孩子们讲清楚了用毛笔写字的注意事项,提醒他们小心用墨,不能乱涂乱画,到处洒墨等。接着,志愿者们让孩子们拿着毛笔,教他们握笔的姿势,志愿者现在孩子面前示范,接着走到孩子身旁手把手纠正他们的握笔姿势。孩子们拿着笔模仿,虽然握毛笔的动作不太标准,但孩子们听老师的指导,还小心翼翼地去找握笔的位置,非常认真。学好如何握笔,志愿者为了让他们感受毛笔书写的方式,训练他们的控笔能力,先让他们练习画圈。在练习过程中,志愿者发现孩子们画圈时速度都很快,间距和粗细都没有展现得很好,于是,志愿者们握着孩子们的笔教他们如何画好一个圈,边写边进行指导,孩子们频频点头,又尝试着自己书写。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书写世界里,很快一张毛边纸就写满了。随后,志愿者教了横、点、竖这些笔画,孩子们都反复练习。在课间时间,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仍没有退却,还在座位上练习写字,还想让志愿者教写他们的名字,也在志愿者的指导下明白了有哪些写得不好的地方,还在努力改正,不断尝试。

在练习硬笔时,志愿者让孩子们练习写他们的名字,虽然一笔一划非常稚嫩生涩,但也显认真可爱。孩子们围绕在志愿者身旁,询问志愿者怎样才能把字写得更好看,志愿者们也耐心解答,教给孩子们书写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笔画,让孩子们不要写错别字。

整个书法课堂欢乐轻松,下了课之后,孩子们表示还想再写毛笔字,甚至在下午做作业时仍向志愿者展示握毛笔的姿势。志愿者们为孩子们打造书法课堂,也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规范书写,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从孩子们的表现来看,书法课堂非常成功。

教育如墨染纸,学习语言文字并不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书写,更是要洇浸文化之美与人文素养。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让孩子们笔底生花,泼墨一室书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