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7月16日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起劫机案。 而这起劫机案的主谋是一个小混混,他精心组织策划了这起震惊港澳的劫机案。为了这起劫案,他甚至花光了自己所有的财产。而这起劫案最终导致26人遇难,他却是唯一的幸存者,事后又神奇地被无罪释放。 这一切又是怎么回事呢? 本文的主人公叫黄关耀(一说为黄裕),广东人氏。1948年,他跑到澳门去讨生活。 那个时候和广东大部分地方相比,澳门算得上一个繁华之地。黄光耀一到澳门,便被这五光十色的生活所深深吸引。 看着眼前这灯红酒绿,黄关耀深深地吐了一口气,要有钱!要发财! 二战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对黄金这项极为重要的物资实施了禁运。而澳门因为其独特的历史地理位置,成了黄金走私的绝佳地带。每天都有数量庞大的黄金秘密地流入澳门,再流入世界各地。 刚到澳门,黄关耀在一家钱庄打工。黄光耀的工作就是在钱庄里融金。 什么是融金呢?就是用高温枪把一块块带有印记的金砖融成拇指大小的小金块。这样操作之后,黄金就更加容易被人携带出境。 黄关耀每天拿着高温枪在昏暗的地下室里干活,至少要干10个小时。有的时候货急,还得加个班,来个996或是007什么的。 每天看着金灿灿的黄金在自己面前晃荡,却和自己没有一毛钱关系。黄关耀百爪挠心,靠自己可怜的工资想发财那真是要等到猴年马月啊。 在老家的时候,黄关耀就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好逸恶劳,时常和三五狐朋狗友游手好闲,胡作非为。如今的他天天和黄金为伴,又如何能忍受得住钱财的诱惑呢? 赚钱发财是目标。这个目标很多人都有,也很正常。但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千千万万,里面有正道,自然也有歪门邪道。 黄关耀选的就是歪门邪道,他准备抢劫,而且专抢有钱人。 工作环境给黄关耀提供了接触有钱人的机会。钱庄里时常有不少有钱人进进出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黄关耀盯上了一个叫黄颂平的人。 每当黄颂平来店里的时候,黄关耀总是特别殷勤,端茶倒水地忙个不停,就是为了能全面地了解黄颂平。 一番考察下来,黄关耀有些沮丧地发现要想抢劫黄颂平真是太难了。黄颂平为人谨慎,每天都是保镖不离身。黄关耀根本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就在黄关耀准备另寻目标的时候。他无意间获知黄颂平要带着一批黄金坐飞机去香港,而且不带保镖。黄关耀立马就下定决心,要在飞机上把黄颂平抢了。而且他知道那个年代能坐飞机的人非富即贵,到时顺便把整个飞机的人都抢了,一定可以发笔横财。 兴奋过后,黄关耀冷静了下来。在飞机上抢劫可是一件大事,光靠自己一个人肯定搞不定。而且劫机,不要说在当时的中国,就是在整个亚洲都没人干过。黄关耀这完全是从0开始,没有任何案例和经验可以学习。 换做是别人,估计就打了退堂鼓。偏偏黄关耀是一个很执着的人,不到黄河心不死的那种。 首先,要找帮手。黄关耀回到老家,找了自己以前的狐朋狗友赵氏三兄弟赵昌尧、赵三才和赵日明。这三兄弟也正愁没处发财,听黄关耀一说,正中下怀,马上表示大佬,我们干。 现在也不知道黄关耀是特定找到赵家兄弟,还是瞎猫碰到死耗子——他找到这三个队友都是“人才”,而且完美地满足黄关耀的要求。赵日明曾经当过飞行员,会开飞机。他可以负责操纵飞机。另外两个人以前给日军当过密探,会些拳脚功夫,心狠手辣。 黄关耀负责策划组织,赵家三兄弟负责具体执行。 帮手找好了,接下来一个问题又差点把黄关耀的计划给扼杀了。这个问题就是:他们买不起机票,也就上不了飞机。 飞机都上不去,还做啥? 这个现实问题让黄关耀很是沮丧。后来他干脆心一横,和赵家兄弟商量:发财机会就在眼前,我们不如把家里的田产房子都卖了换钱买机票。只要干成了,还愁钱吗? 赵家兄弟被他说动了,于是四个人都变卖了老家的田产,筹到了买机票的钱。买了和黄颂平同一天的机票。有人会问,他们怎么知道黄颂平坐哪一架飞机呢?很简单,那个时候飞机少,澳门飞香港的就那么一班,闭着眼睛买都不会错。 机票买好了,还得去搞武器。黄关耀托人从黑市里买了四把手枪和子弹。黄关耀想得还很全面,自己一伙人都是混混,穿着打扮行为举止一看就不是上流社会,别还没上飞机就被人给赶下来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专门花钱给四个人置办了西装皮鞋,学习上流社会的礼仪。这礼仪怎么学呢?他们明显没钱去请老师啊。黄关耀的做法很简单,那就是观察黄颂平。黄颂平怎么做,他就怎么做。他不仅观察,还搞了一个小本本记录,回去教另外三个同伙。 学礼仪还不够,黄关耀还想尽办法学会了几句日常英语,虽然口音不地道,但是能说就行。 写到这里,寒叔不禁想如果黄关耀把这股认真的劲头用到正途上,该有多好。 事情到这一步,黄关耀几个人已经花光了所有的钱,可以说抢劫不成功这几个人马上就是要流浪街头了。 终于到了16日这一天,黄关耀四个人到了机场。看着身边的达官贵人,黄关耀强忍心中的兴奋,这些人在他眼里就是一只只待宰的羔羊。 那个时候上飞机也有安检,但是基本上和没有一样。黄关耀四个人很轻松地骗过了案件,带着手枪上了飞机。 登机之后,会开飞机的赵日明坐在前排,准备控制驾驶室。赵三才、赵昌尧在机中部,控制乘客;黄关耀坐飞机尾部,负责指挥监督。 澳门到香港航程很短,所以飞机刚起飞不久赵日明就拔出手枪冲进驾驶室,控制了驾驶室。赵三才、赵昌尧则朝飞机顶部开枪,威胁乘客。而黄关耀则很狡猾地混在乘客中间,制造混乱。突然的枪声加上黄关耀制造的混乱,乘客们陷入慌乱。 眼看计划就要得逞,这时坐在前排的一个外国牧师不知道从哪搞出一个扳手冲进驾驶室猛击赵日明头部。赵日明顿时头破血流,但是他还是开枪打死了机长和牧师。但在这个时候,飞机也失去了控制。失去控制的飞机从高空坠落大海,很快就被滚滚波涛吞没了。 飞机上26人全部遇难,唯一的幸存者居然就是黄关耀。他在飞机刚坠海时,就抓起一个坐垫逃出窗外。随后被路过的渔民救了起来送到医院治疗。 飞机坠海,香港澳门两地警方都很紧张。听到有幸存者,赶紧跑来询问黄关耀。黄关耀也将计就计,谎称飞机发生爆炸,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能活下来全是命大。 不过黄关耀的谎言没有成功。飞机被打捞出海,警方在上面发现了弹孔,而且其他乘客都是有身份的人,黄关耀四人的身份却很可疑。在警方反复的审问之下,黄关耀的破绽越来越大,最终不得不交待全部经过。 真相水落石出了,这次劫机导致26人遇难,澳门航空公司损失130多万港元。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黄关耀必然是要牢底坐穿了,可是他的结局却十分魔幻。 在被关押了几个月之后,黄关耀就被无罪释放了。 原来到了法庭上黄关耀就翻供了,矢口否认自己交待的案情。而当时警方又无法提供其他有力的证据,也就无法给黄关耀定罪。加上飞机坠落海域属于大陆管辖范围,彼时的国民政府哪有功夫去管这个案子。 就这样,黄关耀案成了一个没人管的案子。关了几个月之后,他就被放了出来。 后来黄关耀回到老家,继续过着不着调的生活,直到1968年因病去世。 而当时打捞飞机时,始终没有见到黄颂平随身携带的黄金。 这笔黄金的去向又成了一个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