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至1949年1月,国民党军在锦潘、徐蚌、平津等会战相继失利。时任海军总司令桂永清鉴于海上及两栖作战需要,将海军陆战队进行扩编,遂呈请编练2个陆战师。 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成立后,因无后勤支援能力,旋告裁撤,遂并编海军警卫第2、4营及陆战队砲兵团之一部,并奉准于1949年3月19日,于上海高昌庙营区成立海军陆战队第1师,原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改编为海军陆战队第1师司令部。师长杨厚彩,王化少将为副师长,吴文义上校为参谋长。驻地上海复兴岛,师部编制员额为军官48员,士兵405人。该师下辖陆战队第1团,团长王翰卿,驻地定海沈家门,第1团编制员额为军官156员,士兵1243人。陆战队第2团,团长何相宸,驻地南长山岛,第2团编制员额为军官123员,士兵1337人。陆战队第3团,团长邹伯庸,驻上海复兴岛,第3团编制员额为军官175员,士兵人数不详。另司令部及直属部队成立后,派员至南京、上海、江西及青岛等地,招考志愿兵1200名。 陆战队第1师编制为辖师部、陆战队第1团、第2团、第3团(团长分别是王翰卿、何相宸、邹伯庸)及特务营、师部连、战车连、工兵连、通信连、勤务连等师直属部队。陆战队第1师编成后,海军总司令部拨海军警卫第3营、第4营至陆战队第3团。另由陆战队第2师第5团1个营(原陆战队炮兵团一部)改编为陆战队第1师砲兵营。 该师成立后,奉命由上海移驻舟山,以师部驻定海沈家门,以第1团、第3团两团兵力(时第2团驻防长山八岛)对舟山各要点强力固守,组训民众。5月9日,蒋中正(时已下野)到舟山、普陀山巡视及上香,即由第1师担任警卫部队。5月下旬,淞沪保卫战失利,驻沪陆军第52军、第67军等纷纷由上海转进至舟山,有鉴于驻舟山国军部队来源庞杂,指挥不易,蒋中正总裁遂将舟山防务大幅调整。8月10日,舟山防务由统一陆军指挥。8月中旬,解放军大举进攻长山八岛,岛上陆战队第2团两个营在力战后不支,奉命由海上转进舟山。9月5日,舟山防卫司令部正式成立,陆战队第1师移交防务,调驻长涂、青滨与长白山诸岛,担任海防任务。 1949年10月,解放军进攻舟山金塘岛,时陆战队第2团(欠驻台担任警卫机动之第2营又1个连)参加金塘防卫战役。11月初,解放军进攻舟山登步岛,驻舟山陆战队司令部派遣战车连所属「继光」与「天祥」两砲艇,参加登步岛战役。 1949年冬,因国军战败,海军陆战队奉命转进台湾。随后,根据国民党中央裁军的决策,陆战队第1师、第2师撤销,缩编海军陆战队司令部。 1949年10月25日,海军陆战队奉命进行缩编,陆战队第1师司令部直属部队改编为陆战队司令部及直属部队,以统一指挥海军警卫及港口与外岛守备任务,并发展两栖登陆作战。11月1日,陆战队司令部在舟山正式编成,直隶海军总司令部,以杨厚彩少将担任司令,周雨寰少将为副司令,谢远灏少将为参谋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