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的开关不是只有高考

 熙桓心理 2022-07-15 发布于北京

最近网上活跃度最高的一群人应该就是今年的高考考生。其实很多人愿意称他们为准大学生,但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可能不会成为大学生,但仍然付出了青春和汗水,参与了这一场盛大的较量,他们,也该拥有名字。

#2022高考树洞#这个词条在人民日报发布了《高考树洞-送给失意考生的加油短片》之后迅速冲上了热搜,一方面是社会对这个群体有巨大的关注,谁家里不是过几年就出一个高考生呢?另外一方面,随着全国各地高考全部落下帷幕,各地出分、报志愿以及开展招录程序,有一些提前批的考生已经拿到了录取通知,大部分考生都查到了分数,谁家欢喜谁家忧,大概是有个定数了。

而我们,也终于能不只是关注状元和清北学生,而是去看看,有一群人,不会因为没考好就自动消失,他们需要被看见,需要被帮助,也需要自己努力去走出这段经历,奔赴下一段人生。

这群失意考生并不全是落榜没有学上的孩子,根据预测,全国本专科总计录取率在今年大概能突破百分之九十的大关,这就意味着大部分的孩子如果想接着读书,大概率是有书读的。失意有可能是努力了三年,也没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有可能是高考总分或者单科分跟平时水平差距太大,难以相信这是自己的手写出的卷子,也有可能是好不容易考了个满意分数,没注意报考规则,对录取学校或者录取专业不满意,或者是差个几分就能就能到达下一个分数线,十分抓狂。

高考树洞的词条下,最高频的词是和解。

“其实我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平时最引以为傲的科目会在高考拿最低分...就算离成绩公布已经二十天了提前批结果出来了能去一所很不错的大学...我还是无法和我的历史成绩和解。”

“永远无法和高考和解”

“说和解又不算和解,就是觉得... ...不该是这样的分数”

有的人不能跟自己的历史分数和解,有的人不能跟自己的数学分数和解,有人因为自己分数低,没法去想去的学校或者想学的专业,不能跟自己和解。“遗憾”“不甘”“废物”“难受”“弱鸡”“不完美”“失落无助”“应试教育的失败者”这些词环绕着这群失意的孩子,甚至在达成了高考目标,去了一所还不错的大学之后,仍然对高考成绩无法释怀。

所以我们要怎么做?要劝他们和解吗?跟高考和解?跟自己和解?跟曾经的那张卷子和解?我们真的劝得动吗?

曾经有个朋友跟我说,你推荐我去读积极心理学,但是感觉读完更抑郁了呢!,我赶忙问怎么回事,她跟我说:“你看现在积极心理学的潮流就是研究幸福吧,证明幸福的重要性,了解幸福和哪些因素相关,然后如法炮制,提出能够让普罗大众幸福的方法。

很多文献都跟我说,外向的人更幸福、爱笑的人更幸福、而幸福和快乐的人更长寿、赚钱更多、更惹人喜欢、更乐观、有更强的领导力,那我这种悲观内向一点不爱笑甚至连假笑都很勉强的人就注定不长寿、赚不了多少钱,无依无靠孤独终老呗。”我说:“咱还是多关注现实论的观点,有一些跟幸福相关的因素是可以习得和改善的呀,正念练习也好放松训练也好,甚至只是保持安静,它对幸福的习得都十分有意义。

话说回来了,我们跟高考考生聊和解,根本没意义。“和解很棒”“和解了才能走的更远”“跟自己和解了,你才长大了”他们也知道这些道理,但是根本不知道如何才能真正和解,咋算和解了呢?就像我跟你说,千万别想象,你脑子里有一头粉红色大象。我猜,你脑子里现在真的有一头粉红色大象,挥之不去。

我们真正要做的或者能做的,就是看见这群孩子。看见他们的失落,也看见他们的不甘,看到他们为此哭哭闹闹,又收拾自己重振旗鼓。不去因为成绩而否定他们之前的努力或者直接否定他们的一生,也让他们不必因为成绩不理想就只躲藏在阴暗的角落,丝毫看不到未来的光芒。

我们也要让他们看到,人生长着呢,高考看起来是眼前最大的机遇和挑战,可是二十八岁、三十八岁、四十八岁,依然各有各的挑战。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如果以人的一生的长度来看,发展可以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挑战,挑战成功可以增强自我力量,帮助个体更好适应环境,从而顺利的度过这一阶段,为下个阶段做积极的铺垫,而如果消极面对挑战,没有很好完成的话,会削弱自我的力量,阻碍个体适应环境,并缩小后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

从出生到十八个月左右是婴儿期。这是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阶段。母亲的悉心照料会让婴儿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安全的地方,周围人们是可以信任的,由此就会扩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

从十八个月到三、四岁是幼儿期。这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阶段。这时候,如果父母及其他照顾他们的成人,允许他们独立地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表扬他们完成的工作,就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就让他们获得了一种自主感,能够自己控制自己。

四到五岁是学前期。这是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阶段。这时候,如果成人对于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为不横加阻挠,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自由参加各种活动,耐心解答他们天马行空的问题,而不是嘲笑;禁止,或指责,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与进取心。

从六岁到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这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阶段。他们很关心物品的构造、用途与性质,对于工具技术也很感兴趣。这些方面如果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与赞扬,则能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这些方面发生兴趣。

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是青春期。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青少年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方法,他们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们从别人对他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了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 ——种内在的连续之感,也认识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与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别。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这就是同一性,即心理社会同一感。

从十七、八岁至三十岁是成年早期。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这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

二十五至六十五周岁是成年期阶段。这是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阶段。在这个阶段人通常成家立业,获得创造力感。个人会关心家庭成员乃至后代子孙,在工作上追求事业成功而不是仅仅满足个人需要。

六十五周岁之后是老年期。这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阶段。如果前面七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回顾一生觉得这一辈子过得很有价值,生活得很有意义。相反,如果消极成分多于积极成分,就会产生失望感,感到自己的一生失去了许多机会,走错了方向,想要重新开始又感到为时已晚,痛不胜痛,于是产生了一种绝望的感觉,精神萎靡不振,马马虎虎混日子。

我们可以看到,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任务,并不是高考成功了就万事大吉了,也不是高考失利了之后人生就不会再好了,永远积极面对挑战才可能是如何过好这漫长一生的法宝。

这个理论的创始人埃里克森,那个把发展心理学从关心儿童发展扩展到关心完整生命周期发展,在心理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精神分析学家和发展心理学家,并没有大学学位。他唯一的正规学校教育是大学预科(高中水平),但这并不耽误他成为耶鲁和哈佛医学院的教授,并改写了发展心理学的学科历史。

人生并不是一个开关,左边是好,右边是坏,只能用高考或者某种力量去决定到底按下哪个。它可能更像是一个温度计,有时温度高一点,有时温度低一点,但是真的想在日常生活中测量出一个绝对零度,也十分困难。我们总想着这个做不好就完蛋了,那个做不好就完蛋了,可真的完蛋,其实挺难的,那些看起来可能完蛋了的事情,最后总归能找到出路,还不是没能完蛋嘛。

努力让温度计数值更高一些,比完蛋容易得多,真的。

The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