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艺复兴艺术】格列柯:为艺术而生的那个希腊人

 襄子的箱子 2022-07-15 发布于上海

成为襄子特别读者

点击上方「襄子的箱子」→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每一个历史的转身

都在风中徘徊了很久、很久

这是【西方大通史】第 326 篇文章

文艺复兴】第 79 篇文章

本文关键词:格列柯、在西班牙的那个希腊人、孤独的画家、扭曲与变形、《揭开第五封印》

当文艺复兴之火烧到西班牙的时候,也同时烧出了一位矫饰主义后期的画家格列柯,他也被视为表现主义和立体主义的先驱。格列柯不是他的本名,翻译过来就是“希腊人”的意思,他的本名叫多米尼克斯·希奥托科普罗斯。(毕加索特别崇拜格列柯)

▲ 格列柯

格列柯出生于希腊的克里特岛,关于他早年的生活几乎是一片空白。他长大后前往威尼斯,在提香的工作室学习过,他非常崇拜丁托列托,那个只在提香工作室待了十天就被送回去的天才画家。当时的威尼斯,几乎笼罩在提香和他几位徒弟的画笔之下,外来人格列柯几乎找不到自己生存的空间,于是又去了罗马。
当他看到西斯廷天顶画的时候,被震撼到了,不过他直言不讳地说:“米开朗基罗肯定是位伟人,但他不知道如何画画!他的构图无与伦比,但就我看来,他对色彩了解得不多!”
他的性格是那种直肠子的人,不讨巧,他似乎也知道自己的性格,对友人说:“我并不打算让人们喜欢我的性格,而是喜欢我的艺术。”
后来,格列柯去了西班牙,并在托莱多城定居下来,此后就一直待在西班牙,直到1614年去世的时候,他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希腊人而不是西班牙人,所以人们管他叫“希腊人”,即格列柯。
格列柯的风格和那些意大利画家的风格截然不同,他的画作第一眼看上去,感觉不知道他在画啥,与意大利的写实风格相差甚远。他画中的人物都很有特色,被他画得又瘦又长,很不真实。但这也正是格列柯独一无二的地方,记住,看他的画,不是看真实去的,而是要看他通过画作来表达一种什么精神,或情感。他的画作具有很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非常超前,当意大利其他画家在拼命往“画得更像”道路上前进的时候,他另辟蹊径,用“不像”来传达自己的情感与见解,比如《掠夺圣袍》,被视为一副杰作。

▲ 掠夺圣袍(慕尼黑老绘画陈列馆)
这幅画给格列柯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不过也给他带来了麻烦。当时西班牙正在闹瘟疫,收成不太好,而委托他作画的托莱多大教堂不愿意支付早就谈好的900达克特的报酬。就像很多要赖账的人一样,教堂为自己找了一个理由,硬是说这幅画出现了污秽内容,扭曲了圣经故事,要求格列柯修改,总之就是各种找茬。
格列柯会屈服吗?以他的性格,显然不会,他说:“你不应该奉承顾客的品位,相反,培养他们的欣赏水平是艺术家的责任。”
最终,《掠夺圣袍》一笔未改进入了托莱多大教堂,因为所有人都觉得对这幅画做出一丁点改动都会降低它的艺术价值。
1580年,西班牙王室委托格列柯画了一副《崇拜基督》,一年后,国王腓力二世又交给了格列柯一项重要的任务,让他为埃斯科里亚尔宫创作一幅关于圣莫里斯和底比斯军团的画作。

▲ 崇拜基督(英国国家美术馆)
在这幅画中,格列柯性格上的自负又在酝酿小宇宙了,他甚至无视了国王的要求,只凭自己的感觉来作画。尽管他在画这幅画的时候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受了冷遇。
失去了最大的金主西班牙国王后,格列柯心灰意冷,重新回到了托莱多城,自此之后,他不再四处奔波,而是一心一意创作属于自己的艺术。他将托莱多视为第二故乡,将创作视为支撑他活下去的动力,在绘画中不断探索新的技法、新的可能性。
在年复一年的作画中,格列柯逐渐老去,但留下了诸多充满奇幻色彩的画作,比如《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圣马丁与乞丐》、《使徒彼得和使徒保罗》和《揭开第五封印》等。

▲ 揭开第五封印(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这幅《揭开第五封印》,粗看一下,画中的人物被扭曲了,身体比例都好像被拉长了一样,笔触也是非常的粗旷,表现出了宗教场景的玄幻感。这种梦幻般的奇特效果和由梵高引出的后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的艺术家们非常相似。也就是说,为了表达作者个人的感情与思想,对客观的形象进行改造和扭曲,这在当时的时代是非常超前的。
或许正因为此,宗教裁决所始终将格列柯视为最危险的精神敌人,一次在与伊列斯卡斯医院签订一份绘画合约时,格列柯落入了陷阱。画画好后,甲方给出了极低的报酬,都不够成本费的。于是,格列柯开始了漫长的上诉过程,他一下子变得穷困潦倒。
数年之后,格列柯撑不下去了,服输了,接受了那个低到难以置信的报酬。当西班牙的裁判官前来征税的时候,格列柯大怒,说:“告诉那些派你来的人,绘画是高雅的艺术,它不上税。”
一个冬天的晚上,格列柯走出了托莱多城,爬上了阿尔坎塔拉桥对面的山丘,静静待了很久,回去后便画下了这幅第一副知名的纯风景画《托莱多的风景》。


▲ 托莱多风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这幅画依旧有格列柯式的魔幻,画作中没有任何人的身影,这实际上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因为在他之前,无论是提香还是乔尔乔内,也都在风景画上有过尝试。但是他们的尝试仅仅是在绘画中将风景的比例提高,画面中一定会出现人物。而格列柯却不同,在他的风景画中,完全没有一个人。
没有一个人,像极了此时的格列柯,他的妻子已经去世,他的几个在西班牙的好友也被宗教裁决所抓了去。也许,在格列柯的眼里,整个世界有如“白茫茫的一片大地真干净”。
格列柯晚年时的作品越发变形夸张,充满骚动气息,比如这幅《拉奥孔》。描绘的是拉奥孔在垂死之时与毒蛇对话的场景。从来没有人像格列柯这样将拉奥孔描画得如此悲壮。这悲壮画面背后的城并不是特洛伊,而是托莱多,那仰面朝天的拉奥孔的脸恰是格列柯自己的脸。格列柯的这幅作品就像一面镜子,既照出了危机四伏的西班牙,也照出了压抑痛苦的他自己。

▲ 拉奥孔(华盛顿国家艺术画廊)
1614年,格列柯迎来了他的人生末路,他安安静静地死在了他的第二故乡。他的一生,正如诗人巴洛米奥所写的那样:“克里特给了他生命,托莱多给了他画笔,他找到了最好的乐土,在这国土上他将死去,也将得到永生。”

▲ 牧羊人的崇拜

▲ 基督治愈盲人(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基督与十字架

▲ 基督受难(卢浮宫)

▲ 悔过的抹大拉的玛利亚

▲ 红衣主教尼奥·德·盖瓦拉的画像

▲ 放在男爵胸口的手(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 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托莱多圣多明各教堂)

▲ 圣安德烈和圣弗朗西斯(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 圣马丁和乞丐

▲ 圣母升天

▲ 圣母子和天使

▲ 圣约翰福音传教士和阿西西圣法兰西斯(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 圣哲罗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耶稣受难

▲ 寓言

▲ 耶稣

▲ 【文艺复兴】作品集(点击图片链接可查看)


-西方通史系列回顾-

▲ 【文明之初】

▲ 【光荣希腊】

▲ 【伟大罗马】

▲ 【基督世界】

▲ 【征战十字】

▲ 【黎明曙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