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慢性肾衰、尿毒症者 【组成】:生大黄,白花蛇舌,六月雪,丹参。 【用法】:合方煎成二百,保留灌肠,每日1~2次。 【功效】:化湿热,利水毒,泻浊瘀。 【加减】:有阴凝征象者加熟附子 ,苍术;血压较高或有出血倾向者,加生槐米,广地龙;湿热明显者加生黄柏;阴虚者加生地黄,川石斛。 【分析】:中医认为,慢性肾衰竭,肾虚为本,湿热、水毒、浊瘀为标。尤其在尿毒症阶段,更不能只治本,不治标。因此时血尿素氮和肌酐指标明显升高,这是观察尿毒症轻重的重要标志,所以降低血尿素氮和肌酐为治疗本病的关键。在温肾、补肾的同时,必须配合化湿热、利水毒、泄浊瘀之品,才能降低血尿素氮和肌酐,而有利于危机的逆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有抑菌抗感染、改善微循环、解除肾小动脉痉挛、增加肾血流量、抑制或减轻变态反应性损害等作用。 在肾衰竭的尿毒症阶段,由于血尿素氮和肌酐持续升高,浊阴上干,出现频繁呕吐,症情危笃,服药困难。采取中药保留灌肠,是一种有效的措施,也可以说是“中药肠道透析法”。部分药液可在结肠内吸收,部分则直接发挥作用,它对呕吐、厌食、乏力、血压升高及防止感染与出血,有明显作用,并可降低血尿素氮和肌酐,使此等毒性物质从肠道排出;还可降低血钾,减轻肾周围水肿,改善肾血流量,有利于肾功能之恢复,促使症情好转。灌肠方由清泻、解毒、化瘀之品组成。 中医认为,慢性肾炎由于病程较长,体气亏虚,在治疗好转情况下,必须继续治疗,以期巩固,切不可停药过早。在病情稳定后,应长期服用丸剂以巩固疗效,偏阴虚者可选六味地黄丸,偏阳虚者则用金匮肾气丸。而冬虫夏草不仅可以巩固疗效,而且有改善肾功能及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对血尿素氮和肌酐均有降低作用,同时对其以外的中分子代谢产物可起到某种调节作用,是治疗重度慢性肾炎和巩固疗效之佳品。每日用煎汤,连渣服用,或研末胶囊装盛,每日服4粒。 同时,慢性肾炎患者在康复期间要注意生活多样化、节律化,静中寓动,在体力许可的情况下,做些户外活动,以适应时令变化,避免呼吸道感染,以免诱发宿疾;在饮食方面要以清补为主,不宜食用辛辣刺激以及含盐分过高的饮食,这对配合药物治疗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来源:(朱良春.国医大师临床经验实录 国医大师朱良春[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