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总理为何拒绝众人提议,不肯在国画《江山如此多娇》上题字?

 lixj1028 2022-07-15 发布于天津
文章图片1

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时,刚建成不久的人民大会堂开放在即,需要装裱在人民大会堂中央的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终于完成。

此时,身为国家主席的毛泽东正远在外地工作,大家便提议让周总理在国画上题字。然而周总理拒绝了大家的提议,并且派人让毛主席亲自写了一封题字,之后让画家按照毛主席的题字描绘到国画上。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记忆里,周恩来总理的形象是光辉而伟大的。周总理的一生都在竭尽心力为中国人民做贡献,他把国家重担牢牢扛在了自己的双肩之上。

文章图片2

在革命战争年代,周恩来毅然投身于中国共产主义事业之中,冒着生命危险为革命活动四处奔走。而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时,他背负起了最辛苦的外交官一职,在危机四伏的国际局势之中,殚精竭虑保全中国的利益。甚至在不幸罹患癌症时,周恩来仍在废寝忘食地努力工作。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他的遗言中提到自己不需要任何特殊的送别仪式,也不要开追悼会。消息还是在一夜之间传遍了大江南北,成千上万的民众聚于长街之上送别总理。周恩来总理永远活在了中国人民的心中。

纵观周恩来总理的一生,毫无疑问他是居功至伟的,完全有资格在国画上题字。面对众人简单的、有理有据的提议,周总理为何要拒绝,不肯在人民大会堂《江山如此多娇》的国画上题字呢?

文章图片3

国画创作时采用毛主席诗词意境,理应由毛主席题字

首先,由周恩来总理在国画《江山如此多娇》上题字并不合适。国画《江山如此多娇》是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所创作的,傅抱石和关山月两位大家合作,灵感来源和创作意境都来自于毛泽东主席的诗词《沁园春雪》之中。

这首诗词的意境十分磅礴大气,是毛主席初到陕北地区看到无边无境的雪国风光之后,有感而发所创作的。在毛主席创作的诗词之中,《沁园春雪》被大家提起的次数是最多的,其中最有名的两句就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整首诗词有山河有景观,有对历史风流人物的感慨万千,也有对前途未来的无限展望。显而易见,人们一提到《沁园春雪》就会想到毛主席。而周总理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拒绝大家令其在《江山如此多娇》国画上题字的提议。

文章图片4

其次,《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十分不易,毛主席本身也十分的喜爱和看重这幅国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主席所创作的诗词开始广为流传。毛主席所创作的诗词涉及种类和领域丰富多彩,大部分诗词佳作的意境都大气浑厚、至情至性,让阅读的人往往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因此在当时书画大家之间,也开始流行以毛主席的诗词为背景泼墨作画,许多画家都跃跃欲试,纷纷作出尝试。

而在这些画作之中,最负盛名的一幅就是由傅抱石和关山月共同创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同时,《江上如此多娇》的创作也倾注了两位画家许多的心血和精力。

文章图片5

当时作为“新山水画”领军人物的著名画家傅抱石,他的笔锋大多豪放不羁,画作整体风格更是雄健磅礴。傅先生擅长作山水画,而且山的恢宏和水的灵动都是通过对石头的刻画来体现的,故而他给自己取名为“抱石”。

而关山月的风格恰恰是以细致柔和的描绘为主,往往更注重画作的构图。例如,关山月创作梅花十分出名,关先生将梅花的坚韧品格和寒风傲骨全部物化出来,采用精致的构图和浓淡相宜的着墨,对梅花的气质进行创作。

不难看出,两位画家的风格其实相差甚多。因此,为了使创作更加贴合毛主席《沁园春雪》中所描绘的磅礴意境,两位画家不仅对诗词进行了深刻的阅读理解,而且将彼此的创作风格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融合。

文章图片6

在两位画家的共同努力之下,画作的成品最终超乎了大家的预期,生动的描绘出了火红太阳照耀之下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象。在创作完成之后,毛主席亲自提笔,在空白处题写了“江山如此多娇”六个大字。

而这一行字是毛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为别人的画作题字。由此可见,毛主席对《江山如此多娇》这幅画作的爱重。同时,这幅国画也在1959年人民大会堂建成之后,正式摆放在会堂之中最显著的位置供人们参观。

因此,从画作的创作背景来讲,周总理其实并不适合在《江山如此多娇》国画上亲自题字。而且周总理深知这副画作对于毛主席的意义和地位,自然也不会答应题字,夺人所好。

文章图片7

周恩来总理一生为人端方,淡泊名利

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周恩来总理的形象总是伟大光辉,不求回报的。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更愿意将其形容为古籍中描写的“君子”或者“大家”。

在第一次看到周总理的照片时,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实无关乎身高或者眉眼,只是周总理身上的温润气质,就会让人惊诧于从未见过这样贴合于这段描写的人。

青年时期,周恩来总理就心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到处奔走学习知识。这段求学经历不仅让他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更让他形成了前卫的思维方式和儒雅温润的气质。

在建国之后,当时的周总理作为上级,清醒认识到自己并没有身居高位的领导者气概,于是主动让位并且尽心竭力地辅佐毛主席,同时还在建国初期就接过了当时最为头疼的外交任务,用最温柔的语言解决最棘手的问题。现在中国的外交官们仍然传承着周总理处事不惊的端方气质。

文章图片8

周总理一生清廉,淡泊名利,死后也要求一切从简,终其一生真正地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此,周总理拒绝在国画上题字不足为奇,他从未在乎过身外之物,更何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名声名誉。

建国前,周总理的眼中看到的是满目疮痍的祖国河山,心里装的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普通百姓;建国后,周总理眼中看到的是全国上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荒凉,心中装的是亟待解决的民生民情问题。

所以周总理不会在意是谁来为国画题字,而在意应该由谁来为国画题字才符合国家形象与人民群众的意愿。

文章图片9

周总理与毛主席友情深厚,并且深知国画的创作背景

早在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正处在动荡不安的阶段。此时中国共产党也在经历着来自外界大大小小的冲击,党内关于作战路线的问题争论不休,在面对来自敌人的围追堵截时,大多数同志都表现得十分偏激。

温和务实的工作风格,使得周恩来深受大家的信任,这也让周恩来在数次路线之争中屹立不倒。周恩来本身就是一个性格圆润的人,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之中,他都更倾向于弥合矛盾,维持团结的局面。

然而,在之后决定党生死存亡的遵义会议中,周恩来却罕见地固执已见,坚持让当时受到非议颇多的毛泽东登上了领导地位。毛泽东也曾在日后数次感慨过:“没有周恩来,遵义会议开不起来。”

文章图片10

因此在革命时期,毛泽东与周恩来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周恩来也凭借着机敏的思维头脑和温和的性格气质,数次在危机之中挽救了中国共产党。

例如,周恩来在西安事变中以中间人的身份进行多方谈判,最终将其和平解决;在重重困难之中解决苏区,建立起联合统一战线。

所以,毛主席十分的倚重和信赖周恩来,两人的关系十分亲密。周总理相信毛主席的领导能力,同时毛主席也深知他的理想追求。后来在周总理去世,早已年迈不堪的老人瞬间泪如泉涌,沉浸在失去挚友的悲痛之中。

文章图片11

周总理和毛主席之间有着数十年的情感,两人早已宛如亲人一般。在新中国建国十周年之时,周总理点名要求傅抱石和关山月共同绘制画作为国庆祝,后来才有了这幅以毛主席诗词作为背景创作的经典国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

在画作完成之时,即使毛主席不在场,面对大家的题字提议,他也婉拒了大家的好意并且让画家将毛主席的题字描绘上去,因为他明白这首诗词和这幅画作对主席的特殊意义。

综上所诉,无论是出于何种角度考虑,周总理都会选择拒绝在《江山如此多娇》国画上题字的请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