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360 机关算尽太聪明

 了用民 2022-07-15 发布于陕西

NO.360

案子的当事人名叫武昭,此人本是裴度的手下,官至刺史,后来裴度遭李逢吉排挤而失势,武昭也受到牵连,被贬了官,因此对李逢吉意见很大。

有一次,武昭和好友茅汇等人一起喝酒,席间武昭大发牢骚,还借着酒劲忿忿地说:总有一天老子要杀了李逢吉这个王八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武昭可能只是随意一说,但有人却记了下来,随即通过李逢吉的党羽张权舆向李逢吉告发,说武昭企图行刺宰相。

很快,武昭与茅汇等人都被抓了起来,由三法司(即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会审。

李逢吉闻讯心生一计,立即授意自己的堂侄李仲言偷偷找到了茅汇:只要你一口咬定武昭是受李程指使,我可以保证你没事,否则你死罪难逃!

没想到茅汇是个硬骨头,不仅坚决不答应,还在三司会审时当众揭露李仲言企图让他作伪证。

最后朝廷公布的的处理决定是:武昭杖杀,茅汇流放崖州(今海南琼山),而李仲言则以涉嫌妨害司法公正为由被流放象州(今广西象州)。

这样的结果,完全出乎了李逢吉的预料。

他本想借此案整垮李程,可最后不仅没达到目的,还把自己的堂侄李仲言给折了进去!

问题出在哪里呢?

李逢吉觉得,应该是在皇帝身上。

皇帝明知道李仲言是他的亲戚,却丝毫不给他面子!

显然,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了!

这让他心中感到了极大的不安。

公元826年正月,李逢吉最不愿看到的事发生了——他的老对手裴度居然又回到了京城!

这下李逢吉心中的危机感更强了。

但他当然不可能坐以待毙。

数日后,长安城中突然流行开了一首民谣:绯衣小儿坦其腹,天上有口被驱逐!

“绯衣”谐音为“非衣”,暗指“裴”字,“腹”即“肚”,谐音为“度”,“天上有口”合起来就是“吴”,整个民谣的意思非常明显,就是指裴度当初指挥大军平定蔡州吴元济,立下大功的往事。

不过,你别以为这是在歌颂裴度,相反,这是陷害。

因为在古代,有人应民谣往往有其特殊的含义——很多时候,民谣都是造反者为了造声势而故意造出来的,比如汉末曾经流行过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而这次裴度与这首民谣高度契合,也就意味着裴度有造反的嫌疑!

就算他本人没有这样的想法,也不代表他手下人没有这样的想法!

就算他和他手下人都没有这样的想法,也不代表别人不会认为他们有这样的想法!

当然,世界上也许有无缘无故的胖,但肯定没有无缘无故的民谣。

相信大家都猜得出来,这则民谣的制造者,正是李逢吉和他的党羽。

不过,令他们失望的是,小皇帝不知是没听到,还是没听懂,还是是假装没听到,还是是假装没听懂,对此似乎并没有什么反应。

但李逢吉依然没有收手。

因为在他看来,他与裴度就如同是雪花与热水、青霉素与金黄葡萄球菌、云淡心远与喝酒不脸红——绝对不可能共存!

有裴度没他,有他就没裴度!

经过一番研究,李逢吉又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长安城从北到南,横卧着六条高岗,很像《易经》中“乾卦”的“六爻”卦象,分别是“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裴度的宅邸,正好位于第五道高岗上,也就是所谓的“九五”之地,而“九五”通常用来代指皇帝,其他人是不能用的!

很快,又一则流言在长安城中传开了,说裴度家是风水宝地,隐隐中似乎有王气……

接着,李逢吉的亲信左拾遗张权舆又趁热打铁,直截了当地向皇帝李湛进言说:裴度的名字和童谣中的谶言一一对应,他的家又安在“九五”之地,此次又没有朝廷征召就擅自回京,显然是居心叵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