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论语》系列纯属胡侃,请勿较真。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一)再论“有”与“来” 有:“有朋自远方来”的有 来:“有朋自远方来”的来 有: 来: 要理解“有”的本意,就要知道什么是“丑”、什么是“牛”? 丑:描述的是拧、扭、搓、转。 丑时:清晨1:00-3:00,此时天地间似有一双大手,把夜幕与白天互相扭转。所以古人把这个时间段称之为丑时。 丑月:农历12月,此时天地间似有一双大手,把猫冬的万物唤醒,万物开始萌动。所以古人把这个时间段称之为丑月。 丑:与时间、空间的绝对变化有关。 牛:不仅仅是动物的那个“牛”。而是与时间、空间变化之后的,相对不变有关。所以事件的“件”就与牛有关。 丑牛:把丑和牛放在一起,就是一个事物发展变化的周期。 以细胞周期为例: ——丑,就是分裂期。 ——牛,就是分裂间期。 ——变与不变,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所以有个词,叫“牛鼻子老道”。 ——所以有个词,叫“执牛耳者”。 弄懂了“丑”与“牛”,以细胞周期为例,再来看“有”: 不难发现,“有”就是上图中的“Daughter cells”——子细胞。 要理解“来”的本意,除了要知道“丑牛”,还要知道什么是“尾”、什么是“师”? 什么是“尾”? ——动物身上的尾巴。 那么,如果把这个尾巴从动物身上取下来,这个取下来的一节尾巴又什么字? ——与“来”字又有什么关系? 要理解这个“来”字,就要知道什么是“师”? 师=“门牙”+“从动物身上取下来的尾巴” “门牙”是什么意思,前文讲过。其实古代部队的管理架构也与牙有关: ——牙旗、牙城、牙参、牙将、牙兵…… “从动物身上取下来的尾巴”是什么意思? ——要理解这个词的含意,就要知道麾师北上的“麾”字是什么意思。
麾,与白旄有关,白旄与牛尾有关,牛尾在古代又有什么寓意? ——现代民俗中两姓通婚仍有送尾巴的传统留下。其目的是结两姓之好,你呼唤我,我就过“来”。通过来,形成组织或势力。 (二)论“樂”。 有、朋、自、远、方、来。 孔子-有子-孔子-曾子,轮班出场。 以细胞周期为例,谁是“有”?谁是母细胞?谁是子细胞? 《论语》中的孔子-有子-孔子-曾子,课堂上的先生与同窗,是“朋”吗? 孔子在儒的体系内,是“樂”的鼻祖“自”吗? 孔子-有子-孔子-曾子……他们是从不同时空之“远”来到此间课堂上吗? 先生、同学,他们是从不同地域,四面八方,来到此间课堂上吗? 来,不是聚吗? 聚,不就能“樂”吗? (三)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上一句是孔子讲如何“仁”? 我分了组织层面如何吸纳“仁”,个人层面如何修炼仁。 这一句,曾子则以自身为例,讲述自己如何应对“巧、言、令、色”? 曾子怎么做? ——吾日三省吾身。多次检查自己是否做到以下几点? 1、我自己觉得自己今天有没有“巧、言、令、色”? 2、换位思考,如果我是我的朋友,站在他的角度会不会认为我“巧、言、令、色”? 3、发现了自身存在的“巧、言、令、色”,付出行动整改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