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摄西藏】八廓街大昭寺

 阳光行摄 2022-07-16 发布于宁夏

【行摄西藏】八廓街大昭寺

摄影/文字  阳光脚步

大昭寺位于拉萨的老城区,是藏传佛教教徒朝拜的最终目的地

环大昭寺一周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是各地教众转经朝拜的场所

八廓街也是拉萨著名的商业中心,兼有转经和商业的特色街道

漫步八廓街,物产丰富,民族特色浓郁,让人目不暇接

“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七世纪,松赞干布建造了大昭寺

大昭寺便是拉萨的心脏,整个西藏的信仰中心

大昭寺内供奉的是文成公主从大唐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

在藏民族的心目中,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是菩萨变成了国王和王后来教化藏族人的

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

在八廓街上,有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昭示着中国对西藏的统辖与管控

大昭寺距离布达拉宫不远
出布宫,沿北京路东行一公里左右
是连通几条街道的环形桥,称为连心桥
昭示着西藏,拉萨,与全国人们心连心

大昭寺有多层
其中一层主要为各种佛像、佛殿、壁画、遗迹所在
由于建设年代久远,比较狭窄、灰暗
也不许拍照,因此没有留下什么影像
三层屋顶环天井周围视野开阔,花团锦簇
供游人登高观赏,拍照留念

三层大殿墙外一角的镇寺神兽
站在那儿,经年历月,从不困倦
忠实的履行着自己的神圣职责

大昭寺大殿顶端的装饰
据说为金箔覆面,永不生锈
看到它们,总是会悠然想起
“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
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每一处细微之处
都透着着历史和宗教气息

最喜欢看的,是大昭寺天空的这抹云
衬着大昭寺的红墙金瓦彩绘
更具冲击力和视觉效果
澄净,湛蓝,静谧,神圣……

印象里感觉里
大昭寺屋檐的这些绿植和鲜花
似乎一年四季都是绿的,开的
在佛音的熏陶下,自然恬静

大昭寺金顶,金顶别称金瓦屋顶
是加盖于寺院主殿、佛殿、王宫屋顶和佛塔顶部上的特制金属屋顶瓦
用铜铸造外镀纯金的一种豪华建筑装饰
这种建筑装饰和建筑风格唯藏民族所独有

金顶与一般屋顶瓦相似,顶面为铜质镀金桶型长瓦,翘角飞檐
四角飞檐一般为四只张口鳌头,屋脊上装有宝幢、宝瓶、卧鹿、吉祥鸟等
屋檐上雕饰有法轮、宝盘、云纹、六字真言、莲珠、花草、法铃、八宝吉祥等图案
屋脊宝瓶之间和屋檐下悬挂铃子,风吹时铃声四传,悦耳动听

大昭寺门口,过去为藏族教众磕长头场所
目前已经以隔离带分割,一为保护,二为减少人员聚集
但是,围绕着整个大昭寺转经信众
经年累月,从早到晚络绎不绝

在大昭寺大门正对面的广场上
看到三位喇嘛,面对大昭寺
抑扬顿挫的大声诵经
感佩他们的精神和记忆

待到三位喇嘛前方
回头,看到喇嘛们是抱着手机,看着屏幕在诵经
看来,现代信息交流工具
也为信徒教义传播带来了便捷

也有部分信教僧众面对大昭寺
做着五体投地式祭拜

八廓街上的特色饰品
这是曾经看过的藏戏面具

络绎不绝的转经信众
信仰,已经成为他们生活和生命里不可分割的部分

在八廓街的很多巷道,设有这样的木制座椅
转经僧众累了、饿了,可以在此休息,餐饮
有时候,也成为一下拉萨老人们晒太阳交流的场所

形形色色的转经者
手摇转经轮,拄着拐杖
身穿藏服,头戴藏饰,步履蹒跚
是绝大多数转经者的形态

尽管藏族信教僧众装饰都是不同的
但他们的信仰,对佛的敬畏和祈愿,都是一样的

不在形式,在他们的心目中
只要走在环绕大昭寺的路上
就是一种祭拜和祈愿

有时,从生活的角度看评判
这样自由的,心无羁绊的行走
对身心健康是有极大好处的

牦牛,为藏牧民提供了生活的一切
也被藏民族高高敬供

八廓街,也是藏族卓玛们展示自己的场所
那份自然,自信,华贵,丰富了八廓街

这是中国藏族女性美的集合
凝聚了高原山水的清冽
蓝天白云的清澈
雪山冰川的纯洁
格桑花的鲜艳
才有这惊艳脱俗的美丽

各类藏饰,它们是藏文化的载体和传承

八廓街著名的玛吉阿米茶馆
那里寄托着西藏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寻

天堂有眼,俯瞰大地
而拉萨,八廓街,大昭寺
是它眷顾的多看一眼的地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